鲁山县观音寺乡北部浅山连绵,多为无名草岭,海拔600米左右,有后坑山、将军山、歪头山和阿婆寨山。山中水出,一为寨沟河,一为英河。
20年前,麦青菜花黄的春日,笔者去观音寺采风,信步顺着庙鲁公路往北走了三四里。公路折向西去的时候,看见岭北有条河沟,河柳被风随意刮着,想见沟水清澈的样子,就跑了过去。河柳生在大大小小砾石间,大的合抱,小的一只胳膊揽不住。河水在石间急匆匆地流,大石头也干净,小石头也清亮,三四指长的小鱼游来游去,爽人耳目。挨河滩地湿润润的,滩上的草不管是宽叶还是窄叶,都一色油绿。麦地一块连着一块,一直涌向不远处的村庄。三三两两的人在地里忙活着,有锄草的,也有挖野菜的。从焦沟、马三庄到柳树沟,追着哗哗流淌的河水绕了几道弯儿,天清地阔,成群的灰喜鹊飞起来都带着盈盈水色。向一个抱孩子的年轻女子打听,她说北边那座紫蓝紫蓝的山名叫老婆寨,这条河就是从老婆寨下来的。
光阴流逝20年,2008年6月22日,我专程来看河。驱车直奔老婆寨山,沿途看到的都是干河沟,不见水流不闻水声。
老婆寨山自岘山、五垛山逶迤而来,又名阿婆寨山,海拔697米,南望观音寺8.6公里,北面偏东与后坑山相连。东南坡有一处远古冰川留下的冰溜面,500平方米余。相传,“楚末汉初一黄发阿婆率兵十万,筑长城,建城池,屯兵耕作,雄踞于此,山因得名。元末明初,阿婆寨山楚长城已呈周易八卦方阵,在山之八面建有四门四寺。虽屡经战火,至今山上仍有遗存”。另据鲁山县志记载:“此山向北有寨名,无寨垣。自捻匪滋扰,宝邑杨君名岚青于咸丰末年出千金售之,附近出资修筑寨垣,附垣营房,守望相连,面面设门,门有望楼,势极严整。同治二三年间,避乱者不下数万,皆赖保全。”到民国初年,山上住家多达200余户,他们辟田凿井,还在寨内设药铺、染坊、屠行、杂货店,俨然一个小社会。
想是当年水不但高,而且旺,人吃马喂都供得上。而今山形依旧,泉已半枯,沟谷中非雨季无水可流。循路上到山半坡的圣母洞,洞左20米有细泉,名圣母泉,泉下建有两个池子,小池3平方米左右,大池7平方米左右,水深约一米。据村民介绍,2002年前,这里水还比较旺。后来有个神婆在山上看病、算卦,越传越灵,多的时候一天来几万人,车把一个教场岭都停得满满的,泉水被人打干了。再后来有一天,来个大人物,抽到一支上上签,神婆说大吉大利,可下山不远却出了车祸。事发后,神婆逃得不知去向。人不来了,水才重又冒上来。只是没有先前大,不会往下流,只能饮牛饮羊。
老婆寨山上有山,山山相勾连,岩块夹石片干垒的寨墙,依山就势续断十来里,圈起五六个山头。沟坡上灌丛稀疏,杂生着白草、咸草、艾蒿子,深密的地方没膝,稀浅的地方盖不住碎石山坡。想是历年战乱频仍,生生把一个清肃严整的民间祸害得潦草不堪!连累得这山也粗疏简陋起来。往东北连向后坑山的山坳里,有一片500多亩大的林场。林场下边出一股擀杖粗的泉水,泉水清澈,常年不息。泉下聚有20多平方米大、1米多深一坑水,不刮风的日子,云和树倒映水中,很好看。溢水一里多到寨沟寺自然村,村中又出擀杖粗一股泉水,吃用之余,汇入沟中。再下去400米,小东门自然村也出擀杖粗山泉,泉在沟右岸几米处的半坡上。三泉成溪,是西陈庄水库的常年溪源。
老婆寨山下有座将军山,将军山下有一道东西长岭,岭下有个教场岭自然村。雷音寺香火旺的年月,和尚们常在岭上比武,得名教场岭,村沿岭名。全村300多口人都姓耿,人均三分耕地,沟坡上大大小小的柿树很多,到秋天一百多里外的人都来收购。村东南的西陈庄水库,总库容60万立方米,设计浇地400亩。近年天旱水少,五六十亩大的一片水只能养鱼。坝下河沟是干的,到雨季方见明水。
寨沟河东去不远还有一道沟岔,通向海拔651米的岳村歪头山。三三五五的村舍散栖沟两岸,鸡蛋粗的明泉在石门沟自然村后约500米处出露,砌有泉井,埋管供村民饮用。这道沟不遇大雨不动流,到瓦房庄自然村并入寨沟,全长2公里。两沟合并后,潜水在马三庄行政村前的河道中出,一两米宽、脚脖深。若遇大旱明水绝,村民挖开砾石即可泵水,沿河百十亩地都能浇。
河到庙湾自然村入荡泽河,主河道全长8.5公里。(曲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