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平顶山风情 >> 特色访谈 >> 浏览平顶山

民间绝活系列 霸王鞭

2015/2/28 11:43:55 点击数: 【字体:

民间绝活系列 霸王鞭

    叶县霸王鞭传人董海彬和乡亲们表演霸王鞭

民间绝活系列 霸王鞭

霸王鞭其实是一节短竹竿项羽当年攻城池 折木为鞭传至今


    【缘起】霸王鞭!这个响亮的名字背后,有着怎样的传奇与绝活?

    一根竹竿的霸王传奇

    民间的智慧往往出人意料。一根普通的短竹竿,凿上孔,穿上铜钱,就成为舞蹈的道具。在未见到霸王鞭前,我丝毫没有想到,这个叫“鞭”的道具根本不是一根鞭子,它竟然是一截儿短短的竹竿。

    关于霸王鞭的传说有三种,其中两种与西楚霸王项羽扯上了关系:

    第一种称,楚汉相争时,项羽军队一路凯歌,所向披靡。每攻占一座城池,项羽便在马上挥鞭歌舞,舞之兴处,便令兵士折木为鞭,共同欢舞庆祝。其欢快的舞蹈场景,引起百姓纷纷效仿,逐渐由军营传入民间。这个传说经平顶山市叶县仙台镇董寨村的老艺人董花冈、董尚奇之口而流传下来。

    第二种传说来自商丘睢县城郊乡汤庙村:项羽兵败自刎后,有位姜姓将军在护送项羽亡灵回归江东故土时,为怀念项羽,独创了一种舞蹈,由跟随项羽身边的28位将士组队,队前一人手捧军帽代表项羽,边挥鞭,边吟唱项羽自刎时的慷慨悲歌。后来其流传民间,成为祭祀活动中的表演。

    第三种传说跟另一位霸王有关。这个霸王叫石勒,因不满西晋王朝的统治,率众反抗,建立赵国,史称后赵,石勒也被当地民众称为“霸王”。每次战斗胜利后,士卒手舞足蹈,举枪挥鞭舞之。这种即兴舞蹈形式由军营传入民间。

    洗尽浮华叫“响杆”

    同为霸王鞭,却有三种不同版本的传说,这从侧面说明,霸王鞭的来历,在民间有其想象的成分,真实性则不可考证。

    而平顶山市叶县仙台镇董寨村,则更认可第一种传说。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也就是说,项羽的兵器是戟。显然,项羽舞蹈的鞭并非其兵器,所谓的霸王鞭,很可能是民间附会的产物。

    在民间,霸王鞭还有“金钱棍”、“连厢棍”等另外的叫法。在有些地方,还有人把霸王鞭与花花棍混为一谈。

    在董寨村,因为在舞蹈时它发出的哗啦啦的声音,村民们更愿意叫霸王鞭为“响杆”,这或许是其最本真的名字了。

    叶县探访霸王鞭

    雨后的董寨村一片泥泞。霸王鞭传人董海彬的家就在村子的中央,严谨雅致的楼式布局,显出主人富裕优越的光景。董海彬也是精明干练之人,落座略一寒暄,便拿出我们早想一睹的霸王鞭来。

    这是一根长约70厘米的竹竿,粗细如横笛大小,中间错开掏出了六个透根洞,其中四长两短,每根洞用一根铁钉横穿两个铜钱,铜钱一大一小,仔细看,铜钱有“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字样。

    董海彬说,所用的竹竿都是当地平常家用的竹竿,挑选时除了粗细有要求外,还要挑选那些皮厚孔小的,这样打出来的声音就比较响亮。而在其上面掏洞则是很细致的活儿,需要用小钢锯一点一点地锯,稍不留心,就可能锯坏,其中要求大洞在两端,小洞在两个大洞的中间,还要错开掏;钉钉子时也要特别小心,防止钉劈;而所选用的铜钱,则越薄声音越清脆。

    拿起一根霸王鞭,试着摇一摇,响出哗哗的清脆悦耳声。但董海彬说,打鞭是有讲究的,它是根据河南曲剧的大起板,按照其节奏不停地敲打肩、肘、腋、手等部位。

    杯扇翻飞无人续 旧舞还须谱新曲

    【缘起】霸王鞭让人们想起历史,想起那个曾经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项羽、那个手舞之足蹈之的别样英雄,英雄虽已不在,百姓却以自己的方式留住了英雄气概。

    抖鞭之间犹如神助

    董海彬让我们试试看。首先要用右手的拇指、中指和食指捏好霸王鞭,无名指和小指辅助;他教了我们最简单的一套组合打法,这种打法按照乐谱中的“123,123,1234567”的节奏进行,每个音节敲打身体的一个部位,比如“1”敲打右肘,“2”敲打右肩,连贯起来,哗哗的响声不断变化,十分悦耳。

    遗憾的是,记者一时半会儿很难记准各个音节的敲打部位,听起来不是那么好听。

    而董海彬就不同,一根短短的霸王鞭如同粘在了他的身上和手上,不停地变换着花样,如魔术一般神奇。最令人惊叹的是他的抖鞭技术,在击打的间隙,利用手腕的力道,小幅度地快速抖动,铜钱的响声不间断地变换,犹如神助。

    这是董海彬的绝活,现在能像他这样抖鞭的,已经绝无仅有了。董海彬十三四岁开始学习霸王鞭,如今已有50多年的光景,得到过董花岗、董尚奇的真传。

    杯扇翻飞无人再会

    但董海彬还有一样绝技不会,那就是耍盘子。

    在霸王鞭的表演中,霸王鞭只是其中的一件道具,另外还有盘子、扇子、杯子等,盘子是用质硬且有重量的木材做成,直径20多厘米;而杯子就是家用的普通水杯;扇子则是一般的芭蕉扇或者折扇。

    盘子与扇子表演时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表演者左手五指叉开托盘,右手拿扇。表演时盘中放着一个装满水的杯子,舞动时与扇子一起交错上下翻飞,而杯子中的水却丝毫不溅。“这个绝活没有人会了。”董海彬回忆,这是老艺人董增申的绝活,1959年他到省会进行汇演时,表演得上下翻飞却滴水不溅,赢得了满堂喝彩。可惜的是,这个绝活没能传下来。

    他们现在所用的盘子是塑料做成的,里面也不再放杯子,而是由固定的水果一类的塑料模型来代替。在董海彬的屋子里,还放着两箱子戏装及不少高跷。这是1958年以前传统的霸王鞭表演用的行头。

    鞭随舞起只待新曲

    董海彬组织的表演队也有高跷表演,但已非当年的故事戏的传统面目。自1958年开始,霸王鞭的表演已从高跷上下来,走到地面的舞台上了。虽然他现在已恢复了高跷表演的形式,但故事戏的表演,已没有人会了。

    高跷队的表演者如今四散打工去了。董海彬为了让我们一开眼界,组织了五六名妇女表演,还找了两个男人拉弦子、吹笙。

    弦声起,两队走着圆圈,打鞭的打鞭,舞扇的舞扇,随着音乐,清脆的鞭声响彻小院子,引来村中不少人的围观。片刻,弦声大变,节奏紧张欢快起来,两队停止行走原地舞蹈,而董海彬走入他们中间,踏着有力欢快的节奏和步伐,将一根霸王鞭舞动得风生水起。现场的我们也被这欢快的气氛感染了。

    这是他们新编的《庆丰收》,的确,那种欢快的节奏,也只有在农民丰收的季节才能如此淋漓尽致。

    看着大人们表演,董海彬的孙子董朝阳并不感兴趣。古老艺术如何传承,是个难题。□首席记者 李长需/文 记者 刘栋杰/图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华夏经纬网 (2010-10-22 )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