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平顶山 >> 历史传说 >> 传说与品牌 >> 浏览平顶山

关于鲁山县的牛郎织女文化

2012/4/20 11:00:03 点击数: 【字体:


关于鲁山县的牛郎织女文化
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2009年2月18日,鲁山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鲁山的牛郎织女故事史志记载翔实,遗址遗存众多,民风民俗浓郁。牛郎织女文化在鲁山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以辛集乡孙义村为中心的十余个村庄自古至今保留着“乞巧”、七夕古庙会、“三月三”山歌会等有关牛郎织女传统文化活动。
 
关于鲁山县的牛郎织女文化

牛郎织女的传说
            
    千百年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发祥地在鲁山,牛郎故里即今鲁山坡下西南角孙义村。织女善织云锦,鲁山当地百姓称其为“九姑娘”。牛郎本名孙守义,家住鲁山坡下,聪明忠厚,父母早亡,跟着哥嫂度日。嫂子蔡氏为人歹毒,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有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伤心落泪,不知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白发老人告诉他:“鲁山坡顶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话一说完,老人就不见了。牛郎翻山越岭终于找到了那头病牛,便精心喂养,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牛身边睡觉。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嫂子为独霸家产,曾几次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最后,嫂子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只给了他那头老牛和一辆破车。
        
    从此,牛郎无家可归,便在鲁山坡前一山洞栖身,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坡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勉强糊口度日。牛郎并不知道,那头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有一天,老牛突然对牛郎说:“今天你去山下一趟,那儿有个水潭,有几个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悄悄躲在潭边旁边的树林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这天夜晚,几个仙女相约织女下凡到鲁山坡西北角潭中洗澡,牛郎趁机从树林里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红色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各自慌忙穿上衣裳,像鸟一样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飞走的织女。织女见仙衣被抢,又羞又急。这时,牛郎走上前来,要她答应做他的妻子。织女仔细端详,牛郎相貌堂堂,一副忠厚模样,便满脸羞色答应了他。牛郎织女成亲后,男耕女织,恩恩爱爱,日子过得非常幸福。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虫分给大家,并教大家饲养、抽丝,织成又光又亮的绸缎。为感谢织女,当地百姓把天虫尊称为“蚕”。鲁山丝绸誉满四海,就是托了织女的福。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不料,王母娘娘派遣天神要捉织女回天庭问罪。再说老牛,临死前,吩咐牛郎,他死后,要将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可飞上天去。老牛死后,牛郎依言,含悲剥下牛皮,将老牛安葬。正在这夫妻恩爱,合家欢乐的时侯,一天突然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飞上了天空。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牛郎唤她的声音。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披着牛皮,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赶了上来。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眼看就要赶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在他们中间一划,霎时,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逾越了。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喊声撕心裂肺,催人泪下。王母见此情景,也为他们的坚贞爱情所感动,答应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繁星闪烁中,我们可以看到晶莹的织女星和牵牛星。牵牛星边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双儿女。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千万只喜鹊搭成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这一天人们在葡萄架下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织女和牛郎在喁喁私语。后来,鲁山人就把鲁山坡南牛郎住过的山洞叫牛郎洞,把织女洗过澡的水潭叫织女潭(九女潭)。鲁山形成了独特而又浓厚的牛郎织女文化民风民俗。

关于鲁山县的牛郎织女文化
七夕节“乞巧”
         
    织女心灵手巧,当地人把织女当做崇拜的偶像。七夕晚上,女孩们要在院中摆上瓜果李枣,仰望星空,祭奠织女,双手合十,心中默念,虔诚祈祷牛郎织女相会,乞求织女心意传道,赐授技艺,也使自己变得聪颖,并得到忠贞爱情和如意郎君。七夕当天,掐七个或九个草尖,放到事先从九女潭舀好的水碗中,看水中出现什么图案,来断定九女赐予自己什么巧艺。七夕之夜,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私语是当地民俗。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躬身藏在葡萄架或梅豆架下,可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时的喁喁私语、卿卿情话。这是一种在心中积存已久的期盼和希冀。是日,天空常会落雨,哪怕白天晴空万里,夜间星月朗照,天气预报根本没雨,鲁山局部地区,尤其是鲁山坡周围也会阴云密布上一阵,甚至落下几滴雨来,年年如此。据说,落下的原不是雨,而是他们相会时的眼泪。这一真实而奇特的天文现象,令人费解。由此历史传说,鲁山坡周围,以南部孙义村为中心向四周十余个村庄辐射,自古至今有种植葡萄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喜爱在当院中种植葡萄。现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葡萄个大味甜,引得湖北、河北、山西、陕西等多个省的客商纷纷前来贩运销售。

关于鲁山县的牛郎织女文化
七夕古庙会
          
    因牛郎传说故事而起,会址今在辛集乡政府所在地辛集街詹家祠堂。据说庙会原本为孙义庄主办,后外界总想把《天河记》引入,孙义人宁可放弃古会,也不愿演员们打扮成自己的先人玷污祖宗,所以会址才移至辛集街。七夕庙会主要是物资交流大会,一般是唱大戏三天,有时两台大戏对演。会上,尤以“牛绳”最为有名,吸引得鲁山、宝丰、郏县的牛客也来集中。七夕庙会的香火也十分旺盛。孙义人不演《天河记》是因为孙义人自认是牛郎后裔,该村祖上传下的规矩,自古至今不演《天河记》。其主要原因是演员们扮作自己的老祖在台上扭摆,有辱老祖宗的脸面,其次是牛郎偷看仙女洗澡,又偷藏仙女衣服,还与仙女在鹊桥相会,这在封建礼教社会,有辱斯文,不堪视听。孙义村孙氏后裔祭祀祖先牛郎织女。孙义村中央至今还保留着三间清代的建筑——孙氏祠堂,乃专为祭祀祖先牛郎而建的。孙氏后人最早的祭祖活动选择在牛郎生日这天进行,尔后认为七月七日是牛郎升天会织女的日子,这一天最悲壮、最感人、最有意义。当天,孙义村牛郎后裔祭祖特别有意义,许多形式对外保密。
 
关于鲁山县的牛郎织女文化
三月三山歌会
 
      
     “鲁山有个鲁山坡,入到天里一半多。云外雄鸡一声唱,叫醒了牛郎哥。”“人间有个鲁山坡,山清水秀牛满坡。天女下凡云头望,看见了牛郎哥。”在鲁峰山上被称为“牛郎故里”的牛郎洞前,由当地群众选出的善歌者搞起了情歌对唱,引来四面八方乡亲们观看。鲁山坡一带历来就有山歌对唱、民歌传唱的传统文化习俗。内容多为《牛郎探花》、《九姑娘下凡》等。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在油菜花开时节,牛郎的后裔都会在鲁峰山上踏青,观赏美丽景色、传唱山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当地人称“菜花节”、“对花节”。附近村庄的姑娘媳妇多能歌善舞,民间表演活动如火如荼。2008年3月30日,在传统山歌会的基础上,鲁山县委、县政府及相关单位有计划、有组织地加以引导,承办了“牛郎故里春季山歌会”。鲁山坡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到处飘荡着山歌。至今,鲁山县连续举办4次山歌会。鲁山群众爱演爱看牛郎织女的戏曲,一度曾有“村村办剧团,家家有演员”之说。戏以豫剧、曲剧、越调为主,曲以河南坠子、豫西鼓儿哼为主。牛郎织女的故事因为发生在本乡本土,所以鲁山除了孙义人自己不演不看外,其他地方是人人爱演爱看。戏曲方面,排演过的有《老牛说媒九女潭》、《小义分家》、《蔡光杆劝女》、《王母娘娘划天河》、《喜鹊搭桥》、《双星缘》、《天河记》、《牛郎织女会鲁山》、《鹊桥一梯》等等,或截取一个片断,或完整排演。
 
关于鲁山县的牛郎织女文化
牛崇拜与“仙女织”
          
    对牛的崇拜,是鲁山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鲁山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几千年间,都未离开过牛。传说鲁班发明了锯,与鲁班同时代的鲁山籍的平民圣人墨子发明了犁,这才有了用牛犁地。新中国成立前后,鲁山主要的运输工具是牛车,牛是主要劳动力。人和牛同住同生活,牛和人一样的待遇。牛劳作一生到老,主人一般是不杀的。孙义村还有牛死埋葬的习俗。以牛命名的地名鲁山有很多,如牛王庙、牛蛋石沟、牛蹄坑、牛岭石等。关于牛的传说故事也有很多。如:伏牛山白牛城、王母娘娘降牛、金牛戏王莽等。植柞养蚕织丝鲁山人养蚕自夏代开始就有了记载。鲁山自古就有盛产丝绸的传统工艺。鲁山绸得天仙织女传道,冠名“仙女织”,1914年曾获世界万国博览会金奖,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晚清小说《老残游记》就有“鲁山绸”的描述,姚雪垠小说《李自成》中亦有“鲁山绸”的记述。时至今日,鲁山还是我国蚕丝生产基地县,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94年《鲁山县志》明确记载,鲁山绸借鲁山坡牛郎织女的传说叫“仙女织”。

关于鲁山县的牛郎织女文化
九女潭祈雨与“九女花”
 
        
    古时,人们以为阴晴雨雪是由老天爷发号施令,龙王爷监管执行。九女潭上200米处有天爷庙、龙王庙、龙眼,庙旁龙眼泉水四季不涸,每遇天旱,附近群众,尤其是老头老太太们,就敲锣打鼓、声势浩大、心怀虔诚前来祈雨,明、清《鲁山县志》载“九女潭”“潭上有九女庙、龙王庙,潭不加深,岁旱祈雨立应”,记载的就是这个风俗。至今,当地仍有天旱祈雨的习俗。鲁山坡附近有种植“九女花”的传统习俗。“九女花”亦称“姑娘花”。也就是油菜。鲁山坡的半坡子地几乎年年种的都是油菜。油菜苗叫“九女青”、“姑娘青”,开花的油菜叫“姑娘花”,是招待客人的上好菜肴。据传,油菜为九姑娘织女所赐。春天,九姑娘率众织女在山上养蚕,正值青黄不接之季,众女饥饿难奈,无法劳作,九姑娘遍撒山花,众女争相采食充饥,度过春荒。每年阴历二月半,站在鲁山坡半腰看,到处是金黄的九姑娘花的海洋。(原标题:七夕传说发详地)




来源:平顶山市委统战部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