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叶县文化局原局长李元芝先生考证,“三苏”曾于公元1059年左右到过昆阳(今叶县),并留下诗文多篇。他们的诗文,无一例外地都涉及昆阳大战。
苏洵在七言《昆阳城》中写道:“昆阳城外土非土,战骨多年化墙 (ruán)。当时寻邑驱市人,未必三军皆反虏。江河填满道流血,始信《武成》真不误。杀人应更多长平,薄赋宽征已无补。英雄争斗岂得已,盗贼纵横亦何数。御之失道谁使然,长使哀魂啼夜雨。”苏洵描述昆阳之战中,引用了战国末年秦赵长平之战和伪古文尚书《武成》篇“血流漂杵”之典,极言战争残酷。也指出王莽失利在于“御之失道”,诗写得很有气势。
苏轼曾写《昆阳城赋》,全文不足300字,写得恣肆汪洋,不妨全文照录:
“淡平野之霭霭,忽孤城之如块。风吹沙以苍莽,怅楼橹之安在!横门豁以四达,故道宛其未改,彼野人之何知?方伛偻而畦菜。嗟夫,昆战之战,屠百万于斯须,旷千古而一快。想寻邑之来陈,兀若驱云而拥海,猛夫扶辕以蒙茸,虎豹杂沓而横溃;罄天下于一战,谓此举之不再。方其乞降而未获,固以变色而惊悔;忽千骑之突出,犯初锋于未艾。始凭轼而大笑,旋弃鼓而投械,纷纷籍籍,死于沟壑者不知几何。人或金章而玉佩,彼狂童之僭窃,盖已旋踵而将败,岂豪杰之能得?尽市井之无赖。
贡符献瑞,一朝而成群兮,纷纷就死其何怪。独悲伤于严生,怀长才而自浼;岂不知其必丧,独徘徊其安待?过故城而一吊,感志士之永慨!”
昆阳城及昆阳大战,古今都有吟咏,翻开汉之后叶县历代县志,能找到很多叶县父母官的题咏。昆阳大战在当代最出名的关注者,是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04页《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大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毛泽东讲到的合此原则为“战略退却”原则,即劣势军队处在优势军队进攻面前,无力迅速击破其进攻,为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采取有计划的战略步骤。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最终获胜。而非一味强调“御敌于国门之外”,搞军事冒险主义。
之后,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再度提及昆阳之战,“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关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新汉昆阳之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这两部著作,都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纲领性文献。
到了1948年11月4日,毛泽东获知中原解放军占领南阳,欣喜不已,写成《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这一不朽佳作。它不分段落,一气呵成,文笔优美,历史掌故运用与当时形势结合恰到好处,是中外新闻史上的奇葩。
该文说:“……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充分显示出毛泽东对南阳(包括叶县,叶县汉代属南阳)历史了然于心。
这些同时也表明,昆阳大战对毛泽东之启迪,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