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平顶山 >> 历史传说 >> 传说赏析 >> 浏览平顶山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唱着来唱着去的精神家园——马街书会

2013/5/10 15:42:56 点击数: 【字体:


    它是一定程度上的百姓乌托邦,无论贫富贵贱,无论高下大小,无论贵胄草民,依托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平台,一个至少是精神平等的平台,尽兴地释放或快乐或悲伤或幸福或痛苦,美丽着你的美丽,痛苦着你的痛苦;尽情地发挥自己,艺人使出浑身解数,拿出自己的最美,编织着别人的梦,升华着自己的世界。

    它是一种抚慰剂,抚平了起皱的心灵,它是一剂强心针,鼓荡起疲惫的心灵,它又是沟通的桥梁,在人与人之间架起康庄大道。

    它是心与心的碰撞,是现代生活里远逝的传统梦的补偿。

    客观上来说,除了艺人自身传技、学技、团聚、朝拜等原因外,还与当地的习俗有关:宝丰、鲁山、卢氏一带有唱灯书的习俗,书会为唱灯书提供了条件;马街是伏牛山的门户,是洛阳去南阳、禹州去南阳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商人必经之地,书会名声就愈传愈远,艺人慕名而来;当地群众对艺人对书会的特殊感情,也使得书会在数百年间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一个马街书会,其实就是一部当代社会生活史,折射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马街书会之所以历经七百余年而不衰,除了它的群众基础外,还在于她是与民间习俗乃至信仰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聚会形式,她生长于民间,符合民间的“阅读”心理,是当代百姓生活、习俗、梦想的一种反映。

    那么历史上的马街书会又怎样?

    马街书会成于火神庙会?

    马街书会成于何时,正史中没有记载。据说20世纪50年代以前,蟨(沙河)汝(汝河)流域的很多村镇都存在着火神社。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六,各火神社从马街火神总庙庙会上“写来”由民间艺人弹唱的各种民间曲艺,大唱社戏,庆祝火神的诞生。

    马街书会究竟成于何时,似乎已很难考究了。

    正史之中,马街书会是入不得大雅之堂的,所以记载难觅。

    历史是什么?它是少数人的历史,在过去,它是发生在宫廷内部的权力更迭,是朝代交替,它是一种强权话语,是时代潮头上的浪花飞溅。

    所以一切围绕皇权的文化、文学、雅乐都是历史,所以发生在宫闱之间的争风吃醋也总被好事者记录下来,百姓故事是很少有机会走进历史的,因为百姓没有话语权。

    想想也是自然,只有左右着历史进程的人才会走在历史的显处。

    所以马街书会没有文字记载是正常的。

    实际上,马街书会就是百姓话语的集散地。

    2005年6月15日,我来到马街,寻觅马街书会的过往。其时天像下了火,因为没有车,走在马街悠长的水泥路上,像是走在狭长的蒸笼里。

    热心马街书会的50多岁的马街人张满堂,听说我是为马街书会而来,二话不说,骑上摩托做了我的向导。

    我们来到马街书会会场,人去会散的现场,只留下一座孤零零的庙,那就是火神庙,每年的正月十三,各方艺人基本都以庙为中心,会聚在一起,吹拉弹唱。

    百姓的庙堂果然就是百姓的庙堂,庙其实就是三间现代风格的农村砖瓦房,看上去既不厚重,也没有建筑价值,但缺失了豪华和富贵的这座庙屋,它已成为每年书会的圆心,是百姓的梦之地。

    按照马街有心人的考证,马街书会至少有五种出处。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5-06-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