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新闻资讯 >> 浏览南阳

民间稀有剧种——内乡宛梆非遗

2013/10/23 17:31:18 点击数: 【字体:

民间稀有剧种——内乡宛梆非遗

    宛梆剧照

    □石兰

    宛梆,又称南阳梆子,是生长形成于南阳的古老稀有剧种。早期人们称它为唧唧梆、老梆子、南阳梆子等,因南阳古称“宛”,1956年正式定名为“宛梆”。宛梆是明末清初陕西的东路秦腔(同州梆子)传入南阳后,与当地的民歌小调、民间说唱融合后,演变形成的一个戏曲剧种,其深受中原文化、秦晋文化和楚文化的滋养,既有陕西梆子的高亢激越,又有中原音乐的平整规范,还有楚乐的委

    婉清丽,其高八度呕音花腔,系唱腔一绝。目前全国仅存内乡宛梆一家专业剧团,号称“天下第一团”,2005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宛梆的兴盛时期是清道光年间至民国三十年前后,各县民间的春祈秋报、婚丧嫁娶,多唱宛梆,极为流行。到处流传着“扛起锄头上南岗,嘴里哼着梆子腔”的民谣。兴盛时期,戏班子遍布南阳各地,演出地域除南阳各县外,东至沙河两岸的周口、项城,西至商洛、蓝田,北到卢氏、灵宝,南达襄樊、河口。最有名气的是内乡夏馆镇张珊的“公义”班,创办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名角荟萃,箱具齐全,先后培养了著名武丑王老四、红脸翟道三、黑头杜林保等诸多艺术人才,使“公义”班名

    声大振,成为宛属各县梆子班无可匹敌的戏班子。至今在内乡还流传着“能听生娃飚一腔,男人不下地,女人不做汤”的生动民谣,足见宛梆戏曲的深入人心。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豫剧的流入和兴起,加之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动荡,多数宛梆班社停办,艺人相继离散,使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古老剧种逐渐衰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宛属各县的宛梆班社已经所剩无几,内乡境内仅存的“公义”班也濒临停演,部分艺人离散改业。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乡宛梆迎来了二次复兴的春天。为适应市场需要,剧团改革管理机制,实行“一团三队”运行机制,由坐等演出改为主动出击,由剧院演出改

    为面向农村基层演出,一举扭转了生存困境,使演出空间不断拓展。如今,剧团每年平均演出600场次以上,戏约不断,演出地域覆盖南阳全境和周边市县。“红白喜事唱宛梆,十里八乡美名扬”成为内乡宛梆的响亮标牌。为传承宛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乡县还依托南阳文化艺术学校成立了宛梆专业班,每年招收培训学员,使这一宝贵的稀有剧种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宛梆的传统剧目《打金枝》,1992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天下第一团”汇演,捧回包括优秀剧本奖、最佳表演奖、最佳舞美奖在内的五个奖项,震惊戏剧界。

    作者档案:石兰,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青年诗人。现就职于内乡县互联网信息中心。(原标题:民间稀有剧种——内乡宛梆非遗)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13-10-23)
0
下一条:内乡县名的由来上一条:邓窑遗址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