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组织加入到了对南阳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推广中
2013/3/2 9:17:40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自古南阳就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闻名于世,在时光的积淀中南阳的文化越发厚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加入到了对南阳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推广中。
文化研究
门类众多
近日,记者在我市民政局了解到,自民间组织开始登记在册至今,我市民政部门注册过的民间传统文化组织有346家,其中与文化相关的人物研究类有范蠡研究会、张仲景研究会等,特色文化类有读书协会、箴言协会等,以及书画类、舞蹈乐曲类、宗教类、民俗类、收藏类等,范围甚广。
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为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南阳的历史与文化,“民俗文化研究会”里来自社会各阶层的120余名民俗爱好者,于2012年举办了端午文化高端论坛、九九重阳民俗文化高端论坛等,出版发行了会刊《南阳民俗》和一批民俗新书,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民俗文化研究工作深入开展和民俗文化的传播交流。
特色鲜明
人才济济
南阳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很多民间组织都卧虎藏龙,人才济济。如我市“玉雕大师精品创作研究会”,现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平玉雕)传承人1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19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36人、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103人。研究会不仅建有自己的网站“东方玉网”,出版发行了会刊《东方玉》,还有自己的南阳玉大师展馆。近年来举办了“南阳首届玉大师杯工艺美术精品展”、“南阳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等多项活动,不仅为我市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交流平台,更促进了我市玉雕文化产业品质的提升。
作为在南阳躬耕苦读的智圣、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已经成为南阳对外开放的文化名片。“诸葛亮研究会”的百余名会员,不仅成功举办了三顾茅庐邮票首发仪式,还多次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讨论会,学术论著硕果累累。同时,在省、市、国家各级刊物上发表有关文章千余篇,出版发行了《诸葛亮躬耕地新考》、《草庐对研究新编》、《南阳三国名人与胜迹》等诸多刊物,不仅繁荣了学术,更推动了我市的文化建设。
如今,越来越多的民间文化组织在南阳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上耕耘着,他们坚信开展文化研究,有利于培养、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更为了提高南阳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推进南阳的文化强市建设努力着。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南阳日报(201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