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原称四股弦,因主要伴奏乐器是象鼻四弦。在清朝乾隆年间已在河南南阳、邓州一带流传,至咸丰时已流传到禹州、许昌、郑州、商丘、周口一带。因其也采用河南方言演唱,旋律与豫剧有相通之处,也是大小嗓结合。不过越调有自己的演唱风格,不仅有表现民间风情的外庄戏,还有表现帝王将相的袍带戏,又称正庄戏,例如《下南唐》、《无佞府》、《白奶奶醉酒》、《李双喜借粮》等达500多出。邓州乃越调之乡,传说雏形产生于南宋。在元明时期就有大大小小的“乱弹班”,明末登台成戏。清道光年间(1821~1851年),邓州衙门越调班盛行于周边各县,掌班人岳志杰,演员有“假得苏”、刘合法、牛成立、“河南娃”、罗金章等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邓州罗庄鸿岑“江湖班”成立,掌班人罗金章,主要演员有筱金钩 、冠耀、刘恒培、老玉喜等。民国六年(1917年),罗金章率戏班赴省会演出。主要演员有罗金章(红脸)、筱金钩(小旦)、刘玉枝(小旦)等,《豫言》报先后6次发表文章,盛赞南阳越调的演出成功,“筱金钩堪可并驾梅郎(梅兰芳)”,从此声振中原,开创了南阳越调历史的新纪元,从此南阳所属十余县先后建立越调戏班多达9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