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名人名家 >> 名人与河南 >> 浏览南阳

拒绝做官唯愿教书为业(2)

2013/11/29 17:29:40 点击数: 【字体:

    七七事变之后,国共合作抗战成为现实,方镇中接受留法同学万锡九邀请,前往中央军官学校任教,随后奉调出任战干四团上校政治教官。1942年,他被任命为该团政治部副总教官,少将军衔,负责全团政治教学。

    抗战胜利后,战干团宣布解散。战干四团所余四五百名学员全部改学会计,由方镇中等人送到毕业。1946年5月,这批学员毕业,胡宗南约见方镇中,表示了对他很看重,极力挽留他在手下任职。但方镇中已决意离开政界,自谋职业,找一份教书或编译的工作。

    回到家乡河南后,他曾经的顶头上司范汉杰,正以国防部次长的身份任郑州指挥所主任,两人见面,范汉杰有意让他出任安阳专员,也被他当面拒绝了。

    1946年12月,经留法同学赵冠五牵线,方镇中认识了教育部次长、曾任河大校长的田培霖,田即为河大招揽人才,力荐他在河大任职。

    方镇中到河大的本意,是想过平静的教书生活,但一年多之后,天下风云变幻,开封战火连绵,河大被迫南迁苏州。

    河大在苏州陷入困境

    方镇中一家,是1948年9月上旬启程前往苏州的,他大约是河大最后一批南迁苏州的教授。

    走得晚,不是因为不想走,而是实在走不了。

    1948年6月21日,经过四天激战,开封第一次解放。但随后,国民党飞机持续大规模轰炸,传言要“三天炸平开封城”。在混乱之中,第一批师生踏上南迁之路。当时方镇中的妻子身怀六甲,不能远行,一家人不得不跑到城外暂避战火。

    解放军战略撤退后,国民党重新占领开封,南京教育部的命令随即传来:9月1号不到苏州报到的师生,一律除名,停发工资和学生公费金。留在开封的师生渐渐南下,而方镇中的妻子于8月17日分娩,仍是无法动身,一直等到9月上旬,一家人才踏上南下之路。

    尽管到得晚,学校对方镇中一家还是很关照,为他们预留了不错的住房,这让方镇中十分感动。

    初到苏州时,虽有诸多曲折,但经各方努力,河大3000多名师生很快安顿下来。

    抗战胜利后的两三年,是河大空前的好时光。学校结束了八年的流亡,回到开封校区,1946年,教育部任命著名历史学家姚从吾为河大校长,姚教授从北大南下,带来蔡元培的办学理念,广揽人才,兼容并蓄,让饱经离乱的河大,呈现兴旺气象。学校发展到六个院十七个系,还有产校、护校、附属中学等附属学校,拥有学生3000多人。对于当时的苏州来说,安顿这么多人并非易事。

    姚从吾东奔西走,通过教育部、江苏教育厅,获得了苏州各界的大力支持,寻觅到沧浪亭河南会馆、通和坊湖南会馆、顾家祠堂、怡园等六处校舍。

    随后,学校又在苏州、南京、上海等地聘请师资,著名学者钱穆、郭绍虞都是在此时出任了河大教授。对于那一代学子来说,钱穆教授主讲的《中国文化史导论》,郭绍虞教授主讲的《中国文化批评史》,蒋吟秋教授的《目录学》都是令人大开眼界的课程,大师们娓娓道来,纵横驰骋,妙趣横生,那渊博的知识、透彻的分析能力,让他们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学校从上海、北平购置的图书,以及教育部配备的器材仪器,也先后运抵苏州,学校的教学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当年的法律系大四学生林福五回忆说,方镇中到苏州不久,即被任命为法学院代理院长,负责安排全院课程和聘请兼课教授,他除担任政治学、国际法课程之外,还经常邀请国内著名教授和学者前来法学院做学术讲座,比如冯友兰、郭绍虞、姚雪垠等,都在法学院做过演讲,“方院长自始至终都陪同在讲堂上。”

    1948年9月下旬,冯友兰到南京参加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会议,听闻河大在苏州,即前往拜访,应邀在法学院、文学院等处演讲,这也成为那一代河大学子记忆中的亮色。

    可惜好景不长,1949年底以后,解放战争进展神速,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法币贬值,物价飞涨。南京教育部想让河大南迁到广州,被河大师生拒绝。此后,教育经费和薪水拖欠日益严重,校长姚从吾辞职南下,河大日渐陷入困境。数千师生衣食无着,学校随时可能瓦解。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较广泛人脉关系的方镇中,成为师生和衷共济、摆脱困境的希望。【原标题:拒绝做官唯愿教书为业】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报 2013年11月29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在内乡县衙想你——元好问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