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湖阳初嫁胡珍,不久胡珍去世,湖阳守寡,她的婚事成了刘秀操心的事。
刘秀为姐做媒,心思缜密,《后汉书》曾这样描写:“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照顾姐姐自尊心,刘秀旁敲侧击打探姐姐湖阳公主的心思,公主则道:“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公主再嫁,也是她反复考量过的事。她眼界之高,可想而知,入了她法眼的宋公,何方神圣?
宋公名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他出生于官宦之家,相貌堂堂,新莽时期,被王莽任命为“共工”,掌管水利与宫室修建。他屡次向王莽建议行仁政,王莽不听。后赤眉军打过来了,知道他贤能,就把他和另外一些没民愤的官员留下,令他们效力义军。宋弘洞见义军不能成事,婉言谢绝。义军强押着他从灞上入宫就职,渡渭水时,他乘人不备从桥上跳到河中。
宋弘家人深通水性,悄悄下水,将他救回家中,他诈死瞒过了义军。
待刘秀攻入长安后,慕名请其出山。他见大汉复兴,欣然就任。刘秀登基后,按《赤伏符》所记载谶语“王梁主卫作玄武”,拜野王令王梁为大司空,位在三公之列。
但王梁才能平平,又加上资历尚浅,大家都不服他,刘秀只好免了王梁的职,让宋弘接任。
宋弘位列三公,却为人率直,居家简朴。他将田地租税收入和朝廷俸禄,用来赡养九族中的人,自家并无财产,“以清行致称”。
他为大司空,后来又封为宣平侯。刘秀曾问他谁是“通博之士”,宋弘推荐“沛国醒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扬雄、刘向父子”。刘秀自然听从。
醒谭弹一手好琴,拜官后,刘秀每次宴客,都让他鼓琴助兴。宋弘听到很不乐意,后悔举荐了他。
有一次,宋弘得知醒谭从皇帝那出来,就着朝服端坐在府上,派官吏召唤他来。醒谭来后,宋弘不给他让座,正言厉色地说道:“我之所以推荐你,是想让你辅佐国事,而现在你数次演奏郑声以乱《雅》、《颂》,不是忠直之士。你能自己改正吗?”醒谭很惶恐,过了很久宋弘才让他离开。
后来有一次,刘秀大会群臣,再令醒谭鼓琴,醒谭看着宋弘,心中打鼓,技艺大失水准,刘秀很奇怪。宋弘于是离席免冠请罪说:“我之所以推荐他,是希望他能以忠正导主,而他令圣上耽悦郑声,这都是我的罪过。”刘秀正色谢宋弘,随后把醒谭那个不称职的官也免了。
还有一次,刘秀请客,他的御座旁有架新屏风,上面画了许多美女,刘秀频频欣赏。宋弘正告刘秀:“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刘秀马上把屏风撤了,还笑着对宋弘说:“我知过则改,闻过则喜,还可以罢?”宋弘回答:“陛下进德却非,臣不胜其喜。”
湖阳了解这些事,所以才评点他“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宋弘能打动长公主的心,足见长公主见识不凡,不是庸脂俗粉。
宋弘拒婚 糟糠之妻不下堂
刘秀见姐姐心仪宋弘,决定亲自出马为姐姐说媒。他虽知宋弘已有妻室,但在当时,不算个事,可以休妻再娶嘛!
刘秀与宋弘相处甚久,太了解这个忠心耿直、自我修为极严的部下了,事成不成,他心中没谱。于是决定先试探一下。
他召见宋弘,让公主坐在屏风后偷听。刘秀先讲些正事,之后对宋弘说:“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意思是俗话讲人一旦地位高了,就会改换朋友,一旦富了,就会改换妻子,这也算人之常情吧?
他本想,若宋弘随声附和,他便顺水推舟提亲。宋弘却一脸正气地回答:“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宋弘“闻弦歌而知雅意”,依他的才智与官场阅历,其实已明白刘秀的想法,所以斩钉截铁表明决心。
刘秀一听,知道这事没法往下谈了。宋弘下殿后,刘秀对刘黄说:“这事办不成了!”
刘黄理想的婚事成了泡影。宋弘之语则成了千古名言。
宋弘千载美名,其实也有赖于刘秀刘黄姐弟的成全,设若刘秀觉得没面子倚势强逼,或者刘黄因爱成恨发誓报复,事情又会怎样?皇家天威,是没人能够抗拒的。这姐弟俩,还是比较理智人性的。
不管如何,这事对刘黄都是很大的打击。之后,她再未结婚,最后出家修道,这和宋弘拒婚都是有联系的。
据方城地方史志记载,湖阳公主因心情郁闷,就出洛阳欲回封地湖阳,途中听说“堵阳(方城古称)东陂”为南都胜景,便决定在此逗留一下。
长公主出方城城东,登上陂岸,放眼望去,只见烟波浩渺,碧柳拂岸,北峙群峰,南铺平畴,湖光山色很美。她回县衙走的是北门,又看到北边一里许有一处冈峦,苍松翠柏,环围如屏,云霭绕浮,如同仙境,就问那是什么地方,地方官道:“相传为春秋时民间高人隐居之地,现为无主荒地。”
长公主心想:此堵阳乃进入南阳之首站,有此佳地,何不回京时告诉弟弟,让他在此修一行宫,作为姐弟们休闲以及自己回湖阳封地歇息之所?
她再回洛阳见到刘秀,告知自己想法,刘秀为安慰失意的姐姐,就在此建了行宫。□记者 盛夏 文图【原标题:情场失意 刘秀大姐方城建行宫】
已有 0 条跟帖 |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