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地披绿,杨柳抽枝的季节里,豫西南的农家孩童们抽柳枝,做柳笛,嘟嘟哇哇吹起来,响声月余才销声匿迹,之后替而代之的是孩童们噙着的泥喇叭,吹出鸡叫、狗鸣、牛儿哞哞、羊儿咩咩等各种声音,这些给农村孩童平添了无限乐趣的泥喇叭则大多是出自新野县龙背村的民间艺人之手。
制作泥玩具,在新野县龙背村已流传了300多年。据该村87岁的曹云章回忆说,龙背村捏泥玩具可追溯到清朝顺治年间,当时有个民间艺人叫汪起俊,捏泥玩具堪称一绝。后来汪起俊将他的泥捏艺术传给了儿子汪俊芝,从小耳濡目染,汪俊芝16岁时便独当一面,撑起了门面,以捏泥玩具养活一家人。
曹云章说,汪俊芝的父辈是兄弟俩,俊芝也是兄弟俩。解放前汪氏一家八口人,全凭捏玩具、当货郎,游街游乡卖泥玩具维持生活。快解放时,汪家依靠捏泥玩具攒钱就置下了三亩地、一头牛,盖起了两座瓦屋,生活比其他农户殷实富有。
手捏泥玩具说起来容易,捏起来并不容易。首先是选择泥土,泥土并不是任何一处的都能用,唯独龙背沟里的泥土才能捏出经火烧而不会炸裂的泥玩具。究竟是何原因?龙背村的老人们说,龙背沟原来是一条长达1.5里、高约1.5米纵贯村子东西形状如龙脊背的高岗,传说这高岗是一条龙的脊背变化而成的,所以村子由此而得名。后来经过地震,老龙背变成了一条龙背沟……总之,传说不管是真是假,唯独此沟里的泥土才能经得住火烧而不炸裂。
“狗叫叽”是龙背沟泥玩具的一个当家品牌。说着简单,出成品并非易事。首先要把从龙背沟里挖回的黑土瓣用适量的水泡软,然后把泥放在石板上来回揉,一边揉一边用拳头反复地砸,砸得泥巴似胶粘一般有韧性,然后才能用手捏出拇指般大小的玩具“狗叫叽”。玩具造型除了有小狗、小鸡、小鸭、小鱼、小鸟、小猪、小牛、小羊、老虎、豹子、狮子等飞禽走兽之外,还有猪八戒、孙悟空、观音、唐僧、如来佛等人物造型。捏出此类的艺术品后,再用织毛衣般粗细的竹针或铁丝在狗头之类的适当方位捅出孔儿,一个孔儿吹出的声音是单响,捅两个孔儿吹出的声音便是双响。这种能吹出各种曲调的泥喇叭,当地人称之为“狗叫叽”。
泥玩具制成后,下面放上牛皮纸,让太阳将它晒干。晒干后放在炭火盆或煤火上烧,烧得浑身通红的时候,趁机将捻碎的松香撒在上面,松香化成液浸遍玩具全身,晾干之后,这些玩具铮明发亮、黑中闪光,还具有耐水泡、耐火烧、耐磨损等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龙背村的泥玩具也不断地发展。解放后,汪俊芝根据木雕工艺联想到木雕泥玩具的模子,他经过潜心钻研,用坚实的枣木、槐木雕刻出一个个模具,把泥巴放在模具里,脱壳出拇指般大小的玩具,然后再扎孔—晒干—烧制—用金粉勾兑胶水—再用小粽刷将玩具刷成金光四射的工艺品,如此这般比原来的手捏“狗叫叽”之类的玩具提高了速度,原始的手捏“狗叫叽”一天只能制出五六十个产品,用模具脱制产品,一天能造出七八百个。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用模具制作“狗叫叽”之类的玩具的农户在龙背村发展到100多户,全村共计有600多人参与制作。在那个年代里,龙背村外表看上去是一个生产落后、工分分粮少、年终分红少的穷村,而知道内情的人能看得出龙背村农民依靠捏泥玩具这一绝活,并没有受穷。他们把“狗叫叽”等泥玩具用大提包一提,暗暗地溜出村子,搭上汽车再坐火车跑到洛阳、汉口、安阳等旅游景点的车站、码头、庙会上,把泥玩具批发给商人、货郎……脚步踏遍全国,有的还通过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商人将泥玩具当作小件工艺品,销给了越南、缅甸、老挝、新加坡的外国商人。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初期,龙背村将加工泥玩具的模具由木制转化成铝制,由原来的只加工传统造型演变为枪、炮、火箭、火车、汽车、飞机等几十种工艺品玩具。周围李湖、马庄、马营、王营、蔡庄等十几个村的不少农民也学会了用模具加工这些玩具,这一带的泥玩具一下叫响了全国。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各地的玩具制造厂家利用塑料为原料,采用热塑,使用模具造出了五颜六色、小巧玲珑的哨、喇叭、玩具打入了城市和乡村,这使得龙背村的泥玩具逐渐地被市场所淘汰。
近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笔者见到了龙背村玩具的传人——汪国辉,虽然泥塑玩具不被市场认可,但是他的泥塑像技艺却受到热捧,许多庙宇和旅游景区纷纷请他做泥塑像,他的收入比以前更为可观。新野县委新闻科 齐国强 薛军生 田建敏【原标题:捏了三百年的龙背村泥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