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夏吾角:产业链为泥塑输送营养

2014/9/28 10:54:39 点击数: 【字体:

夏吾角:产业链为泥塑输送营养

夏吾角在创作
夏吾角:产业链为泥塑输送营养

热贡泥塑 莲花生大士
 

    9月1日,中国宗教艺术展在北京大学开幕,来自同仁县的夏吾角作为热贡艺术传承人的代表,从青海赶来参加这次宗教艺术的盛会。出身于泥塑世家的夏吾角是热贡艺术“三绝”中泥塑的第五代传承人,在展厅现场,夏吾角先从热贡泥塑的最大秘密讲起。

    “发源于黄南山地夏德日山的隆务河流经同仁县境,川流不息的河水不仅浇灌着两岸的土地,还为这里留下了珍贵的红胶泥,这正是同仁县成为泥塑之乡的秘密所在。”夏吾角说,青海省其他地方也有红胶泥,但质地不及同仁县。“用我们这里的红胶泥做出的泥塑不需要用火烧,自然晾干即可。在我们当地的许多寺庙里,能看到历经100多年风雨的泥塑佛像依然坚固美丽。”夏吾角说,热贡泥塑如果不被水损坏,可以保持上千年。

    除了原料红胶泥,热贡泥塑的最大特色就是传统制作工艺。热贡泥塑的手艺人会在红胶泥中加入6种传统藏药,赋予泥土别样的芬芳,还会将珊瑚、珍珠、玛瑙、金银等贵重的珠宝做成粉末搅拌到红胶泥里。这样泥塑佛像不再仅是泥巴,而被赋予珍宝的内涵。

    热贡泥塑的每一尊佛像都要经历选土、砸泥、雕塑、上色、描金等工序。对艺人的考验在于既要按照传统“三经一疏”的规范造像,又要兼顾泥塑的装饰性和工艺性。而佛像面部的塑造和身材的比例对造像艺人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神态刻画惟妙惟肖,塑像造型完美生动是泥塑艺人毕生的追求。在30多年的泥塑创作生涯中,夏吾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作品先后被隆务寺、塔尔寺、拉卜楞寺等寺院收藏,更远销至韩国、日本、泰国、尼泊尔。

    今年,夏吾角不仅来北京做展览,还在北京捧走了一个非遗大奖: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获得这个殊荣与夏吾角对泥塑的“独家经营”分不开。

    以前,夏吾角只做泥塑,作品基本都是供给寺庙,销路单一。现在,夏吾角围绕泥塑开发手工艺品,并形成了一个产业链,除泥塑佛像,还制作石雕、木雕、铜雕、玻璃钢的佛像,甚至将泥塑手艺延伸到城市雕塑、藏式装修。在这个产业链中,泥塑耗时最长,对选材、技艺、手法等方面的要求极高,而其他材质的作品只要一个泥塑模具就能实现批量制作,这样就形成其他材质的佛像反哺泥塑的经营模式。

    2013年,夏吾角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青海仁俊热贡艺术雕塑传习院(以下简称“传习院”),一楼的1200多平方米是生产车间,二层是热贡艺术展厅,三层是培训基地,夏吾角就在这里传授技艺。传习院负责食宿,还为每个学员发工资,目前已有60多人在学习泥塑,夏吾角的心愿之一就是要完成1000人的培训目标。

    夏吾角说,学生一般要经过四五年才能学到纯正的泥塑手艺,具备独立制作泥塑作品的能力。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通过制作其他材质的佛像和参与项目取得收入。在夏吾角看来,泥塑是这条产业链的根脉,石雕、木雕、铜雕、玻璃钢的佛像,甚至城市雕塑、藏式装修都是从此生长出来的枝叶,枝叶感受着市场给予的阳光、水分,为根脉输送营养,树大才能根深,两者相辅相成。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4-09-28)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