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总督漕运部院
淮安是一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盛的城市。运河文明给淮安带来千年辉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中国大运河在全国共有7万公顷的遗产区,而淮安就有两个遗产片区、5个遗产点、6000余公顷的遗产缓冲区、3000余公顷的遗产核心区。 全国漕运的指挥中枢
如果把京杭大运河比作一条龙,其龙头在北京,龙尾在杭州,那么它的心脏就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古代的淮安是漕运总督公署所在地、全国漕运的指挥中枢.
淮安,古称淮阴、射阳、山阳、楚州等。远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里辛勤劳动、繁衍生息,形成了江淮流域最早的原始文化——青莲岗文化。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统兵伐齐,为解决运兵屯饷的问题,从邗城起引长江水,出射阳湖向西北折向淮滨,止末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邗沟,并在末口与位于淮安城北的淮河连接,从此淮安便与运河有了不解之缘。当时因邗沟底高,淮河底低,为防邗沟水尽泄入淮,保证邗沟水位,故于沟、河相接处设埝,过往舟楫到此均须盘坝方能入淮,这是大运河最早的航道。
在古代并没有“京杭大运河”或者“大运河”的提法,“京杭大运河”的叫法在上世纪60年代才出现。那时就称“漕”“漕渠”等相似的名字。一个“漕”字,凸显了统治者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开凿运河的目的——方便南方的皇食运往北方,保障物资供应,巩固政权统治。自隋代起,朝廷便在淮安设立漕运专署,在宋代,东南六路之粟由淮入汴而至京师。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就曾经“监楚州粮料院”。到了明代和清代,朝廷更是将漕运总督公署设在淮安,以督察、催促漕运事宜,主管南粮北调等筹运工作。南粮北调,北盐南运,使得淮安成为漕运和盐运集散地,客观上形成了“五大中心”的特殊地位:
1.漕运指挥中心。明清两代的全国漕运最高机构即设在淮安,最高长官漕运总督由二品以上大员担任,江南各省漕船经过都需在此停泊,接受漕运衙门的盘查、验放。
2.漕粮储备中心。明朝永乐年间即在山阳县清江浦设立规模宏大的漕粮转搬仓——常赢仓;清同治七年建丰济仓作为南粮北运的中转仓库,这不仅是运河沿岸四大粮仓之一,更是全国最大的储粮库。
3.漕船制造中心。漕船的制造直接通漕运的需求挂钩。明永乐年间,漕运总兵官陈瑄在清江浦建立全国最大的内河造船厂——清江船厂,管辖4个大厂、80个分厂,全国绝大部分漕船在这里打造。
4.淮北食盐集散中心。明清时期,两淮盐场是全国最大、税收最多的盐场,受到政府高度重视,淮北盐运分司和淮北批验盐引所即驻于淮安河下。
5.河道治理中心。公元12世纪至19世纪,黄河夺淮事件多次发生。而作为黄、淮、运交汇处的淮安成为河务的关键之地。清康熙时河道总督迁至淮安清江浦,负责黄、淮、运的治理工作,每年在此项目上付出的经费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0%。
因为漕运,淮安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漕运总督机关设在城内,大批的理漕官吏、卫漕兵丁蜂拥而至,驻扎于淮城内外。南来的漕船到达淮安后,需接受漕台衔门的盘查,千万艘粮船的船工水手、押船官兵在此停留,南来北往的商人在此进行交易,这便大大提高了淮安的商品需求量,促进了淮安的商业发展。淮安城内,“官如传舍”,以至小小的七品山阳县令出行,都要派人出去探路,以免遇见官阶高的官员而行繁缛的礼节。街面上,店肆酒楼鳞次栉比,“市不以夜息”;城外,河下、下关、河北、板闸等卫星城镇拱卫于周边,特别是漕船制造业和盐业的兴盛,使得古镇河下迅速成为造船物资的集散地和盐商的聚集地,成为大运河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商埠。明《永乐大典》的主纂、大诗人姚广孝在《淮安揽古》中称淮安为:“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
淮安作为大运河申遗的重要节点之一,共有两处遗产区(清口枢纽、漕运总督遗址),河道1段(淮扬运河淮安段)、遗产点5处(清口枢纽、双金闸、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总督漕运公署遗址)被列入申遗文本。其中淮安区有:
漕运总督遗址遗产区
漕运总督遗址遗产区位于淮安区城区中心,是历史上主管全国漕运的唯一机构——总督漕运部院的所在地,历史上曾有237位漕运总督在这里办公。遗产区现有明清淮安府衙、总督漕运公署遗址以及镇淮楼。它们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淮安府衙 位于淮安区东门大街33号。淮安是当时苏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代京杭大运河上的四大都市(苏州、杭州、扬州、楚州)之一。
淮安府衙的现址,在南宋时为五通庙,元代为沂郯万户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府姚斌改建为府衙。明清以来,淮安府一直设署于此。大门对东门大街,原有七丈长的照壁一座。东西各有一牌坊,东坊额曰“长淮重镇”,西曰“表海名邦”,毁于清末。衙内房屋50余幢600余间。今存府衙大堂、二堂和西库房等辅房。大堂抬梁式,硬山顶,面阔7间26米、进深6柱14檩18.5米、高10米。中梁上有知府陶金诒题记:“咸丰十一年岁次辛酉仲春月谷旦代理江南淮安府陶金冶重修。”2003年修缮大堂、二堂、六科用房及仪门等。淮安府衙为全国现存两座府衙中的一座,更是运河沿线仅存的一座府衙,是研究古代运河沿线城市发展的实物见证。
总督漕运公署遗址 位于淮安老城中心。漕运公署机构宏大,文官武校及各种官员达270多人,下辖储仓、造船厂、卫漕兵厂等,共2万多人。建筑规模宏伟,有房213间。中轴线上分设有大门、二门、大堂、二堂、大观楼、淮河节楼。东侧有官厅、书吏办公处、东林书屋、正值堂、水土祠及一览亭等;西侧有官厅、百录堂、师竹斋、来鹤轩等,大门前有照壁,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坊。以上建筑,在上世纪40年代被侵华日军飞机炸为废墟。屋基、础石仍存地下。
镇淮楼 镇淮楼位于淮安古城中心、总督漕运公署南侧。镇淮楼建于宋宝庆二年(1226年)。它原名谯楼,是打更报时的地方,后在楼上置有铜壶,根据滴水的流量而作为十二个时辰的判断依据。又因楼下拱形的门洞是过去南北交通要道而有“南北枢机”之称,后更名为镇淮楼。镇淮楼是一座城楼式单体建筑物,虽经历代维修,但台基部分仍保持宋代原状。其东西长36米、南北宽26米、楼高18.5米,楼台基座呈梯形,从下至上,由大渐小,基座中间有拱门。基座上建有两层楼宇,东西长13.4米、南北宽6.82米,歇山重檐,雕梁画栋。与北侧的总督漕运署遗址和淮安府衙处在同一中轴线上。镇淮楼是历史名城淮安的标志性建筑。
大运河淮安区段
大运河淮安区段从淮城镇板闸村至南闸镇林南村,境内流程约33公里。途经淮城镇、三堡乡、上河镇、平桥镇、南闸镇。最宽处150米、最窄处100米、最深处5米、最浅处3.5米,其中运东闸以北为复线,西路为1949年后开挖,东路为历史上的里运河,宽60米。在2006年公布京杭大运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大运河淮安区段有6处文物被列入遗产点,除了以上介绍的总督漕运公署遗址外,还有以下5处:
末口遗址 末口遗址位于淮安市淮安区城镇新城村。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从今扬州市西长江边向东北开凿航道至淮安旧城北五里与淮河连接。这条航道史称邗沟东道。当时因邗沟底高,淮河底低,为防邗沟水尽泄入淮影响航运,故于沟、河相接处设埝,因地处北辰坊,故名北辰埝(亦名北神埝),后称之为“末口”。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陈瑄由城西穿湖凿渠直达清口,当时新河道叫清江浦。从此南北行驶的船只包括漕运的粮船就不再经过末口了。
河下古镇 古镇河下,距淮安城三里之遥,在末口西侧。公元1194年黄河夺淮,这里屡罹水患。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平江伯陈瑄开清江浦,导淮安城西管家湖(亦称西湖)水入淮,运道改经城西。河下遂居管家湖嘴,处黄、运之间,扼漕运要冲。由于这里位于大河之下,遂得名“河下”。
邗沟的开凿,最初出于军事需要,东汉时即利用运河进行漕运,其后,经济中心逐步由东北移向东南,漕运任务日益繁重,明清进入鼎盛。为利于粮货转运,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永乐二年(1404年)分别在新城东门外至河下沿线建“仁、义、礼、智、信”五坝。河下遂成为民船、商船盘驳转搬之地;明永乐间,平江伯陈瑄沿清江浦建船厂10座,河下又成为造船物资的集散地;明代中叶,“淮北盐运分司署”“淮北盐引批验所”驻节河下,使河下迅速成为淮安重要的商埠。其“漕艘贾舶连樯,云集湖嘴,回空载重,百货山列,人文蔚起,甲第相望,园亭林立”,形成了“东襟新城,西控板闸,南带运河,北倚河北,舟车杂还,夙称要冲,沟渠外环,波流中贯,纵横衢路,东西广五六里,南北约二里”的格局,成就了河下明清两代历300余年的繁华兴盛。清康熙、乾隆二帝都曾多次巡视河下。
据《河下志》载:当年河下有108条街巷,44座桥梁、102处园林、63座牌坊、55座祠庙。明清两代,河下出过进士55名、状元1名、榜眼两名、探花1名,三鼎甲齐全,出举人100多人。中国古代四大小说之一《西游记》亦诞生于此。
古运河石堤 古运河石堤位于淮安区城西北运河东岸。自淮安城西矶心闸向北经北角楼至古镇河下湖嘴,全长1000余米。堤东为老城区,河对岸为督察漕运粮船的盘粮厅遗址。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循宋乔维岳所开沙河故道,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20里,导引湖水由鸭陈口大淮,原为土堤,用以引舟行人。明万历两年发大水,淮安知府邵元哲修筑长堤,万历五年漕运总督吴桂芳与知府邵元哲又增筑加固。天启四年(1624年),淮海道宋统殷又进行治理,“天埋石四层,以固其根;中布砖十二层,以坚其身;上覆石二层,以胶其面;里凑石二层,以饱其腹。”此后又曾有过维修,漕船商舟均由清江运河入淮北运,即今淮安境内运河线路。
淮安钞关遗址 淮安钞关遗址位于淮安区淮城镇板闸村。淮安关是明清时代封建朝廷的八大税关之一。钞关创始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规定在南北两京之间的运河沿线,分为5段进行收税:南京到淮安、淮安到徐州、徐州到济宁、济宁到临清、临清到通州。最初征收的是大明宝钞,后也征收铜钱和银两,后来在江南运河、长江和淮河上也设立了钞关,总数达到10余所。到万历年间,只保留了最重要的8所钞关,其中7所在运河沿线,从北向南依次是:崇文门、河西务、临清、淮安、扬州、浒墅关、北新关(杭州),还有江西九江。当年设在板闸的淮安钞关,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淮关监督署衙门,二是淮安大关(关卡)。淮安榷关设有三关十八卡。三关为板闸关、宿迁关(现江苏省宿迁市)和海州关(现连云港市)。十八卡有上一铺(现在淮安区河下)、下一铺(现在淮安区南角楼)、清河闸(现在淮安市区)等。
裴荫森故居 裴荫森故居坐落在淮安区河下姜桥巷30号。裴荫森(1823—1895),字樾亭,江苏淮安人。1858年中举人,1863年中进士,在工部都水司主事。裴荫森故居系清代民居建筑,为一个大宅院。现有房屋三进25间,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堂屋面阔三间11.5米、进深7檀7米、檐高3.6米,硬山顶,抬梁式。门窗、雨檐工艺考究、雕刻精美。裴荫森故居是研究船政大臣裴荫森人生轨迹的重要实物资料,是大运河沿线的重要文化遗存。
运河水利遗产淮安水利枢纽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了彻底根除水患,造福苏北人民,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淮安区城南的大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相交处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继兴建了运东分水闸,运西分水闸,淮安船闸,淮安复线船闸,淮安三线船闸,运东船闸,淮安抽水一站、二站、三站、运东水电站、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立交等30多座水工建筑。它们中有国内第一泵径的轴流泵,有可进行远程控制,实行无人值守的现代化泵站,有自动控制的节制闸,在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有如此密集的水利工程建筑群,实为中国罕见,世界少有。
大运河申遗成功,给淮安重振“运河之都”带来了机遇。淮安正在建设里运河文化长廊,力争打造集文化论坛、文化旅游、生态养生、商务休闲以及特色主题乐园多功能为一体的“运河文化国际交流空间”。(李 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