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釉,给瓷器穿上美丽的“外衣”
制好的绞胎瓷,内外通透、表里如一,有“瓷中君子”之称
精心“编织”、打磨,一个美丽的瓷器即将成型,等待烧制
切块之前,要先把不同颜色的泥叠加、压平,为“编织”做准备
河南有汝瓷、钧瓷,你听说过绞胎瓷吗?
与其他瓷器不同,绞胎瓷最大的特点是内外通透、表里如一。外边是什么花纹,里边一模一样,内部纹路与外部浑然一体。由于绞胎瓷仅在唐宋时期少量生产,工艺又随北宋灭亡而失传,存世极少,在中外博物馆中藏品不足60件。
北宋年间,因为“表里如一”,有“君子之风”,绞胎瓷深受士大夫阶层的喜爱。相传苏轼在首次拜访自己岳父时,送的就是他亲自到河南定制的绞胎瓷。
6月16日,在焦作,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绞胎瓷传承人柴战柱,介绍了极其复杂的绞胎瓷制作工艺:
首先是将各种颜色的泥分开和匀,一层层叠加、压平,用铁丝和刀片切割成麻将大小的方块,像织毛衣一样根据设计的图案拼接,然后再像绞麻花一样将它们绞在一起,“织成”一个花瓶,有时需要上万块这样的“麻将”。
关于绞胎瓷工艺失传的原因,当地流传三个版本:一说是北宋末年金兵到来后,就驻扎在此,有人说这里的员外私通金兵,皇上一怒,就把这个地方扫平了,现在山的后面还叫死人谷,从此这种制瓷方法消失;二说是当地富人拥有家兵,犯了皇上大忌,被灭;三说是战乱中这些懂手艺的人统统被带走或死于金兵之手,工艺至此失传。
直到1995年,经过柴战柱近20年的精心研究和努力,才恢复和发展了这项工艺。(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东华 摄影报道)(原标题:河南除了汝瓷、钧瓷还有绞胎瓷:揭秘绞胎瓷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