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海连池自述——我与《卷席筒》

2012/10/8 16:14:44 点击数: 【字体:


海连池自述——我与《卷席筒》

海波专场演出唱“小苍娃”,父亲登台助阵。
       
    我十四岁推煤卖煤,十五岁跟爹游街串巷给人掌鞋钉鞋,平日里爬墙上树偷看戏,没少惹我爹生气。可他咋也没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因为唱了一出《卷席筒》,演了一个“小苍娃”,让老海家能出来我这么一个省、市政协委员,在全国都还算是小有名气的曲剧艺术家!可又有谁知道其中的苦与乐……

    戏校学戏

    一大早起床河边站(练嗓子)六年基本功循环转(为铺垫)

    起先拉弦后改演唱(改行当)曲子腔成就穷小子(改对路)

    初到剧团时是在乐队拉弦。1956年,领导慧眼识珠,看上我宽厚洪亮、粗犷奔放的嗓音条件,让我改行唱戏,并且送我到郑州市戏校学习。

    因为我文化底子浅,简谱看起来像蝌蚪更像密码。就为学好它,我不知哭了多少回。但最终还是被我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一个个给拿下了。印象最难忘的就数每天早上在金水河边上练花脸唱腔。开始时学人家卖蒸馍、卖红薯的扯住嗓子眼乱喊,因此嗓子多次出血。经过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从一开始一窍不通到后来除表演唱腔熟能生巧外,一口气在原地做完11个小翻3个大提的高难度动作“大过桥”都已经不在话下。这也为以后在剧团站稳脚跟,在艺术上有所发展打下了坚实的铺垫和基础。

    从艺演戏

    为展事业台口独站(偷学戏)机遇一到勇站中间(重信任)

    风雨四季轮流来过(为民乐)享受艺术我自乐和(真不错)

    1960年7月,我们这一届的郑州市戏校曲剧班毕业生、原市曲上调时留下的三名骨干演员白永玲、万宝珠、刘兰玉和调来的内乡县曲剧团合三为一,重新组建了郑州市曲剧团,我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唱戏生涯。

    最初为学戏,每次演出没我的活儿的时候,我都想法儿凑到上下场口看老师们演戏,因此好多人都说我“呆”,但老师说我只要在台上,所有的机灵劲儿就都出来了,所有“狠劲儿”也就同时出来了。记得1964年,我主演的《焦裕禄》在洛阳演出。发烧39℃,打针吃药都不见好,没办法领导让我休息。但只要有演出,两个小时前保准能在化妆间见到我。那时候不知道哪来的精神,反正同事们都说:连池不要命了,快疯了!就这样,凭着我这种不要命的疯劲儿,在1965年不但入了党,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一连接演了《风雪配》、《阎家滩》等十几部戏中的主要角色,还获得了“青年尖子演员”的美誉。

    下来就该说说对我这一生最重要的戏——《卷席筒》了。

    1978年,禁锢多年的传统戏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剧团抓住时机,恢复上演传统名剧《卷席筒》。其实一开始这个戏就没我的事儿,就因为临时替人客串了一回曹保山,后来在剧团调整角色的时候我就被大家推荐演了“小苍娃”。说实话,为这个戏我真的没少下功夫。一、反复揣摩人物,给自己确立“以情感人,以曲招人”的表演原则;二、大胆提出苍娃净脸的设想,将涂在眉间的豆腐块改成梅花状,象征洁白无瑕;三、头上来一撮冲天小辫,还特意扎上一朵小红花,寓意朴实活泼的个性;四、丑角正演,把自己的高嗓粗调改成大腔大调,缩短自己实际年龄与戏中苍娃年龄的差距;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天泡在小孩儿堆儿里,观察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终于一个善良纯朴、活泼可爱的“小苍娃”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此,人们对“小苍娃”的热情被真正激发出来。

    一经上演,轰动了全郑州。剧院门口每天买票的人排长队,头顶烈日,汗流浃背也不觉苦,为了买戏票,有的观众拉着席子,带着被子,睡到售票处门口,等候买第二天的戏票。因剧场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剧团就拉到人民公园的露天舞台演出。这时,大批郊区农民开着拖拉机从几十里路外赶来看夜戏,公园三个门口每晚观众人山人海,鱼贯而入,在公园连演两个多月,场场爆满超万人。更让人感动的是,有一次,剧团在偃师县演出,一位老大娘竟让儿子用板车从几十里外拉着她来看戏。

    接着而来的是1979年5月,西安电影制片厂将《卷席筒》拍成戏曲片,在全国放映后,观众反应极其强烈,叫座率很高。1983年,在我的倡导下,又排演了由李清芳编写的《卷席筒》续集,随后西安电影制片厂又将其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效果依然很佳。郑州市曲剧团也因此声扬全国,被群众称为《卷席筒》剧团,饰演苍娃的我也一举成名,“苍娃”也变成了海连池的代名词。

    退休念戏

    六十春秋苦甜酸辣(付出多)十载卷剧盛开鲜花(收获丰)

    大度磨舟台塑人生(戏曲情)寿到甲年艺留万家(唱今生)

    我算过,这一辈子,不论大小角色的话,我演的剧目有70多部,不比我现在年龄数字少。1979年以前主要有《红楼梦》中的贾政,《风雪配》中的颜俊,《薛刚反朝》中的徐策,《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现代戏《红石钟声》中的老支书,《喜笑颜开》中的王局长,《社长女儿》中的社长,《杜鹃山》中的雷刚,《焦裕禄》中的焦裕禄等,1979年以后,主要有《孤男寡女》中的万直正,《谁来当新娘》中的石二能,《徐九经升官记》中的徐九经等。

    我走过演出过的地方,尤其是《卷席筒》红遍全国之后,几乎可以说是走遍大江南北。按每年200场演出,一场有3000名观众计,我大约为近3000万观众演过戏。一想起这儿,我就感到无比的荣耀和自豪。

    经过千锤百炼,有评论家说我的艺术风格是:能大胆集张派(张新芳)、马派(马骐)的艺术特色于一家,融男女声于一体,将唱腔音域扩大至两个八度,嗓音洪亮、音域宽广,既具男声的阳刚浑厚之美,又兼女声哀婉抒情之韵。并且在表演上能善于捕捉人物性格的特点,把生活化的动作糅合在传统的程式之中,使人物活灵活现,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加上独到娴熟的髯口、帽翅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海派”艺术。可要我说,是否自成一派,最终要让老百姓说了算。只要是观众需要的、喜欢的,就是今生我为之追求的!

    感触希望

    呕心沥血献身艺术(我情愿)

    学无止境艺海无边(学习吧)

    戏曲艺术宝贵财富(比金贵)

    作品人才层层辈出(永流长)

    自与戏曲结缘之后,它早就如根如魂植入心中。因为我的痴迷,我的家也成了真正的戏曲之家,儿子、儿媳连老婆都成了剧团人。尤其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如今儿子、儿媳已经成了剧团的台柱子,我儿子海波——小连池在如今的戏曲圈里,在老百姓心中也算是小有名气了。更让我高兴的是,《卷席筒》里海波演“苍娃”,儿媳耿梅演嫂子,整个一个最佳搭档,夫唱妇随。

    说到学生,我既欣慰又有点惭愧。我收的学生有儿子海波(小连池)、马宏建(海孝池)、陈素菊(海花)、王学锋(海跃池)、陈建峰(海越池)、刘志学(海超池)、于万忠(海优池)、王杰(海小池)、李建军(海广池)、程东洋(海承池)、陈平(海兴池)、张计良(海继池)、周少军(海宣池)、宋来景(海保池)、史战星(海恩池)、周雪峰等。这些徒弟都在戏曲行中坚守着,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因时下社会上对戏曲发展的不乐观态度及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好多学生已经远离了原本他们热爱的戏曲,这是我十分痛心的。看到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戏曲的远景都充满着担忧。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戏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曲剧传承人),可以看到政府正在日渐加大对戏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真的希望用自己余生的力量,再继续为戏曲的发展奋斗一把。更希望优秀的戏曲人才和精品如春天雨后的竹笋,层出不穷!我们的戏曲艺术(海派)也如东海之水,源远流长!(本文系2008年海连池先生口述,儿子海波整理,编者有删改。)(原标题:海连池自述——我与《卷席筒》)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2012-10-08)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