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孝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美德。“卧冰求鲤”、“亲尝汤药”……老版“24孝”故事一度流传,但是,时代在发展,孝道文化也在悄然变化。8月13日,国家出台新“24孝”行为标准。该行为标准出台的背后,潜在的问题发人深省。□东方今报记者 赵丹
动向 国家发布新“24孝”行为标准
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为标准,其中有教父母学会上网、每周给父母打电话,等等。
河南省民政厅原副厅长、河南孝文化研究会会长鲁献启一直注重孝文化的传播,他认为“孝”这个字很重。
“孝敬父母是人类博爱之源,‘百善孝为先’的古训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准则,孝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鲁献启说,1999年央视春晚,一首《常回家看看》传遍大江南北,也反映了现代人忙于奔波疏于孝道的现象。
“有些人连‘常回家看看’的底线也没有做到,说起来不算大事。但这是晚辈人应该做的,能够做到的。”
河南省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杨德恭认为,孝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深的思想基础,值得大力倡导。
“有孝心才能有爱心,有小爱才能有大爱,爱小家才能爱国家。”杨德恭说行孝并不难,“现代老人注重的不是衣食住行,而是子女的精神呵护,多和老人谈谈心,多看看,就是尽孝。”
解读 新版“24孝”是对老版的继承和创新
“新版‘24孝’行动标准,是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省民政厅老龄处处长田开胜认为,相对于中国传统来说,新“24孝”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普通人的生活贴得更近,容易让人理解,更有利于年轻人去“行孝”。
田开胜认为,新“24孝”只是参考标准,子女尽孝还是要根据父母的需求而定。“孝敬父母,关键需要用心用情,而不是死板教条。”
田开胜说,新版“24孝”行动标准,没有强制性,但是具有很好的导向性,其意义在于倡导社会形成爱老、敬老的风气,给年轻人提供参考。
杨德恭认为,原来的“24孝”有的不适应现代社会,也不便于现代人施行,而新版“24孝”行为标准则更易让年轻人理解。
变迁 从“卧冰求鲤”到“常回家看看”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卧冰求鲤”、“亲尝汤药”、“卖身葬父”……《二十四孝》故事令很多人耳熟能详。
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迁,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孝文化又有了变化。
农业社会笃行的是“父母在不远游”,2011年“孝道”入法,“常回家看看”成了提倡尽孝的口号,而现在,符合现代人“口味”和“国情”的新“24孝”新鲜出炉,其中还有“带父母看电影”。
田开胜认为,中国孝文化的变迁,实际上反映了时代的变化,是时代变化的一个缩影。
行动 河南省连续四年评选敬老楷模
日前下发的《河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显示,河南省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到2015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579万,占常住人口的15.7%。目前河南城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了1200万,10个河南人中就有一个老人。
“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等现象在河南尤为突出。”田开胜说,老年人需要全社会的关爱,现代社会需要加大宣扬孝道。
为了提倡大家爱老、敬老,近年来,河南省每年都要在全省范围内举办推举敬老、爱老、好媳妇等模范的评选活动,各个市地也在广泛开展类似的活动。
田开胜透露,“河南省第四届十大敬老楷模”将在今年重阳节前后揭晓,发掘身边行孝事迹感人的普通人,同时河南还要大力开展“敬老月”活动,希望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影响社会形成孝老、敬老习惯。
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副主任崔淑惠介绍,2012~2013年度,“心系老年-孝心工程”将在北京、上海 、天津、重庆等15个城市,免费发放孝心宣传册,宣传新“24孝”行动标准的内涵、传唱新“24孝”歌曲和童谣,倡导“新24孝”行动。
■ 声音
“用心孝顺,不用标准”
新“24孝”行为标准出台的消息,成为昨日网络一大热点。新浪微博网友认为:
@温古知新:用心孝顺,不用标准。
@凉菜:打一份出来贴墙上。
@老玩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深思!
@秋天的苹果:当尽孝成为行为标准,目的是号召大家关爱家中老人,很好,但也需要我们反思是否对父母不够尽孝。(原标题:新“24孝”行为标准出台 从卧冰求鲤到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