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饮茶之风盛行 万里古茶道推动华夏风俗文化

2013/1/13 9:08:11 点击数: 【字体:

饮茶之风盛行 万里古茶道推动华夏风俗文化

当地特色美食饸饹面,当年茶商们经过这里,都要吃一碗香浓筋道的面后再出发

饮茶之风盛行 万里古茶道推动华夏风俗文化

烧水、倒水,卖茶人不亦乐乎

饮茶之风盛行 万里古茶道推动华夏风俗文化

蓝河七孔石桥见证了西寨村的历史变迁

    阅读提示

    一个有两千余人的村庄,竟然有20多家茶馆。虽然茶碗粗糙、陈设简陋,但这些乡村茶馆却魅力无穷:早上四五点就有人去喝茶,连得了脑血栓、拄根青竹竿的老茶客,也要走四五里路来这里喝茶。

    去年12月底的一天,飘落的雪花中氤氲着茶香,大河报记者闻香而至郏县冢头镇西寨村:蓝河水缓缓从记者脚下的红石条路旁流过,也就在百年前的这里,一条堪与丝绸之路媲美的万里茶道亦从这里经过,客商们在这里喝茶、吃饸饹面……

    彼时的西寨:马蹄声声、商贾云集,被誉为中州“小上海”。西寨村为何有此魅力?那就跟着大河报记者去村里走一趟吧?!

    A

    普通村庄竟有20余个农家茶馆

    这里的茶馆没有城市茶馆的精致张扬,甚至连个名字和招牌都没有……

    五六个被炭火熏得漆黑的茶壶在炉火上烧着,一堆泡过的茶叶末儿倾倒在炉子旁的木炭旁,氤氲着茶香,十几个粗瓷茶碗放在案子上,这是茶馆专门烧水的地方,只能勉强站下俩人。

    隔壁的茶馆内,十几名村民边打麻将边喝茶。

    这是位于郏县冢头镇西寨村的一个茶馆,62岁的茶馆老板丁国欣开茶馆已有20年了。“租人家的房子,搬到这里有一两年了。”丁国欣说,“茶水便宜得很,一壶茶5毛钱,也有1元的,随便添热水,在这里喝一天都中。茶馆里有自动麻将桌,玩一场20元,茶水免费。”说是茶馆,其实是在院里临时搭建的简易房。虽然简陋,但用铁皮裹管连接火炉的土暖气很给力,里面暖意融融。

    看到记者来访,有茶客端着茶杯围了上来,“我们这里水好啊,泡出的茶也好喝。”一名端着玻璃杯的村民杯中的茶汤绿莹莹的。“我这毛尖都是碎末子,最不好的那种,可用这里的水一泡依然泛绿。”

    丁国欣说:“茶水是从附近1公里的一个深井内取的,这个井挨着蓝河,虽然没有以前的蓝河水好喝,但还是比自来水好喝得多。”

    丁国欣说的蓝河,就是茶馆前,记者脚下这条绕村而过的河流,其源自禹州,后注入汝河。水中藻类颇多,还漂浮着不少塑料瓶之类的垃圾。“现在的蓝河太脏了,以前的蓝河水清得很!水哗啦啦往前流,水声很响,能听五六里远。水皮上都是鱼,乌鸦撵着鱼一叫,鱼群在水里乱窜。那时候,我们村的茶馆泡茶的水,都是用蓝河水,甘甜。”71岁的村民张仓说,“上世纪70年代蓝河水还能吃,后来就污染了。” 

    虽然西寨村只是一个人口2000多人的普通村庄,竟有20余处茶馆。这里的茶馆没有城市茶馆的精致张扬,甚至连个名字和招牌都没有,大都隐于农家小院内。若不是西寨村村支书周冠军引路,记者实在难以找到这些农家茶馆。

    77岁的张恒武家的茶馆就开在自家院里,茶馆内黝黑发亮的小桌子旁坐满了打麻将的村民,有的用茶馆的茶壶喝,也有的用自己带的杯子。一名拿着塑料壶喝茶的村民说,逢年过节,还有来茶馆说书拉弦子的,很热闹。

    B

    拄着拐杖跑四五里地也来喝茶

    茶馆成为当地农民的精神家园,在彼此的叙说和安慰中实现心灵沟通……

    喝茶已成了西寨乃至冢头镇周边农民生活的一部分。这里的农民有喝早茶的习惯,喝早茶的大都是老人。“老头们瞌睡少,醒得早,起床出门头件事就是到茶馆喝茶。早上四点多就有人来喝茶了,边喝边聊,谁家老母猪生猪娃了,谁家媳妇不孝顺了,喷到七八点回家吃早饭。”张恒武说,“到了上午和下午,年轻人会多一些。”

    记者采访时,74岁的茶客朱金明正在打麻将。“我是长桥镇东谷刘村的,离这里有四五里远,可我每天一大早准时来这里喝茶,喝了30多年茶了。”朱金明说,“每天为喝茶跑个几里地,一方面可以活动筋骨,更重要的是,可以和这里的老伙计们聊聊天。”

    张恒武说:“大家到这里喝的是茶,图的是热闹。谁家老头要是有病多日没出门,肯定会说我要喝茶去,老婆担心老头身体呀,就说我给你烧茶,可老头说,光喝茶没人,啥意思啊。”

    在霍清廉、王静所著的《民间百工》中,对这里的茶馆这样描述:“来喝茶的老人,有二里外东西罗沟的……还有六七里外李程庄的。这些老人无论春夏秋冬,不能隔三天不来茶馆。有的赶完早上集(逢双日)就坐茶馆,太阳落山才离去,有的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来吃茶,中午就着馒头还吃,下午四五点而去。最典型的是王凤梧村的一位老茶客。他得了脑血栓,行动很不方便,拄一根和他一样高一样瘦的青竹竿,一步才挪四指,但他还是要走四五里来坐茶馆,迈步与点头之频繁,简直令人感动不已。”

    说起当年喝茶之风兴盛,村民张仓记忆犹新,“我那时候可能也就七八岁吧,蓝河边的码头上,都是烟贩子,成群结队在码头上歇脚,茶馆都在码头附近,他们到这里后第一件事就是喝茶”。

    对于这些遍布村落庭院的农家茶馆,对冢头镇茶文化颇为熟稔的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萧根胜认为,农民们在这里唠唠嗑,你说说东家的芥菜丝为啥能做得那样好吃,他说说西家的儿子为啥能考上大学……在彼此的叙说和安慰中实现心灵沟通,消除了怨戾。所以说西寨村的茶馆是当地农民的精神家园,是其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

    研究者张伟豪在《中州学刊》为此撰文认为,这里的农家茶馆是当地乡村的重要休闲娱乐场所,是农村老年人的乐园,是交流信息的场地,是外地人融入镇子的中转站。

 

    C

    万里古茶道从这里经过

    数百年前,茶香伴着马蹄声

    蓝河水畔,是一溜儿红石条铺就的小路。“这红石条铺的小路,就是当年的茶道,当时的茶商还有其他商人,沿着这条道路运送货物,到冢头镇西寨吃饭歇脚。”郏县文化局原局长刘继增说。

    踩着这些宽约两米,大部分已深嵌入地面的红色条石,记者在飘落的雪花中缓步前行,寒风扑面的河边鲜有人至,难以想象,数百年前的此处,竟然是马蹄声声、茶香氤氲,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在这里大口吃着香浓筋道的饸饹面,品着蓝河的茶水……

    《万里茶路话常家》一书称:“万里茶路”是晋商明末清初开辟的从武夷山到俄罗斯恰克图的茶叶贸易路线,总长5000多公里,纵贯祖国南北方,是与“丝绸之路”齐名的一条重要国际贸易通道。中国的茶文化就是通过此道传遍世界各地的。

    山西商人在武夷山茶区采购的茶叶,就地加工成茶砖,水运到“茶叶港”汉口,再经汉水运至襄樊并进入河南境内,沿途经过唐河、社旗、郏县等地,并过黄河北去。

    万里茶道为何能途经西寨村?

    刘继增说,西寨村是郏县冢头镇镇政府所在地,明清时期,冢头镇地处许昌至洛阳、禹州至南阳的两条官道交会处,是当时方圆几百里的商贸中心,兴盛时期商铺达到五百多家。加之水陆交通方便,一时商贾云集,有“日进斗金”之盛况,被人们誉为“小上海”。这里酒楼饭馆林立,当地特色饮食饸饹面、牛肉、烧鸡等颇为有名,外埠客商多知冢头而不知郏县。

    经济的繁荣使得不少达官贵人和商贾在此建造商铺和宅院,使得西寨村的明清宅院、古商铺随处可见。村里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古街,街道两侧大都是商住两用的古宅院,门面用来经商,后院住人。当记者走过这条街时,看到两边全是青砖黛瓦构建的商铺,恍若隔世,只是古宅内叫卖的现代商品,才把人的思绪拽回现实,

    【溯源】

    这里饮茶之风缘何盛行?

    对此,《民间百工》中说,茶馆业与经济流通和道路交通有至关重要的联系。一般说来,交通便利、金融贸易发达的地方,茶馆业就兴旺。自古以来这里饮茶之风盛行。自明清始,特别是民国以来,茶馆林立,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许多城市,茶馆也并不多见,而这里的茶馆已经兴盛了上百年。这里的人们虽然祖祖辈辈过着简朴的生活,可以忍受物质上的匮乏,却不可以一日无茶,饮茶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刘继增告诉记者,中国风俗学泰斗钟敬文曾指点他的几位学生,对冢头镇西寨村这块的茶文化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并在其《华夏风俗文化丛书》一书中,有专章讲述这里的茶文化,“八十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也专门拍摄过这里茶文化的电视专题片。”(原标题:平顶山郏县饮茶之风盛行 推动华夏风俗文化)


来源:大河报   时间:2013年01月11日  作者:温中豪 李帅 李文波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