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句名言:
“自古以来, 局外之议论, 不谅局中之艰难。”
观众看得热热闹闹一场戏,不知道幕后有多少艰辛,一次展演不更是如此?
组织者可以用千头万绪、热锅上烤形容。
第三届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已经落下帷幕。是什么让主办方宁愿一而再、再而三地忍着热锅烤的煎熬,持续进京展演?
在中国,三年或五年往往是重要的时间节点,已经持续三年,有啥经验值得分享?
以 豫剧“北京展演月”这种运作模式对促进本剧种发展具体有四大利好:
第一,团结!
团结就是希望!
它增强了全国豫剧院团的凝聚力。三届算下来,参演院团覆盖了全国十多个省区市包括河南、新疆、陕西、河北、安徽、湖北、山东、陕西、台湾的几十个院团。参加豫剧“北京展演月”“像回娘家一样”,代表了参演院团的心声。去年,台湾豫剧团为了参加展演,不远万里,辗转周折,演出的服装、道具、布景是先通过海运到天津,再从天津港口运至北京。多难都愿意来,说白了,不也是想有一种剧种上的归属吗。
凝聚力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深耕。比如 “带头大哥”河南豫剧院平日对其他省区市院团给予了很多创作帮扶,定期举行的全国豫剧院团长工作交流会给大家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这些都为在北京集中进行展演打下了基础。而展演又使凝聚得更紧密了。
第二,人才!
激发了青年人才的成长。
培养青年人才并不是把水灌下去,就像幼苗一样茁壮成长了,良性的环境和机制才是关键。看本次参演的院团,省直,市属,县市级,规模、体量各不一样,生存状况也不一样,有的从未进京演出过。那些基层院团的演员对到首都这一文化中心演出,与专家、首都观众的互动,肯定是视荣誉与挑战并存,全身心准备是必须的、必然的,得到的回馈肯定是珍视的,演出对他们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和提高。再加上和其他剧团演员的交流碰撞,青年人想没收获都难。
其实,对人才的培养一直是组织方有意识的追求。这一届开幕戏的重任就落在了河南豫剧院青年团的《尧山情》身上。而且,汪荃珍、孟祥礼在里面当了绿叶,汪荃珍只演了七八分钟,要知道她可正值其艺术盛年。上一届《全家福》,李树建、贾文龙等甘当人梯。真正做到了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说过的:“培养人才,河南豫剧院视为重中之重,对青年人大力培养、大胆使用。”
第三,作品!
为剧目的打磨、提升提供了平台。
展演先要经受住处于首都这个全国文化中心的观众检验,另外,不得不说“一剧一评”机制很有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没用人否认评论的作用,但如何收集到高质量的评论,还需要像展演月这样的平台,形成号召力,召集更多的专家。新剧自然要评,老作品是经典,要不要重新放在当代审视?自然要!这届的《北魏孝文帝》《打金枝》就代表了这两类:新编历史剧《北魏孝文帝》上演的就是汇集了专家意见后“升级”的复排版;《打金枝》是传下来的经典,仍然还在开研讨会收集意见。
第四,观众!
它为剧种发展营造了声势。
有声势,就有了注意力,就能稳定并扩大豫剧的观众群。2016年,现场观众4万多人次,网上点击3.5亿人次,2017年,网上点击4.5亿人次。这一届,更是创下7亿人次的新高。三届下来,已经有观众说“期盼每年听到豫声”了。
又想起另一名言:
“挺身入局, 敢于担当, 才有成事希望。”
成就好事总得有人付出才行。
豫剧人特别是领军人物对该剧种的奉献精神与使命担当,不可不提。
可知道,搞这一次活动需提前准备三四个月,一个月的时间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李树建说,这么做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们的“剧种活起来,繁荣昌盛起来。”
五年前,河南豫剧院恢复建制,领导团队就定下了目标:“下好全国豫剧一盘棋”。
大的格局不仅让他们打破了地域、院团界限,也在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上拿出了实打实的行动。如上面所说,正值盛年的领军人物为青年人才让出舞台。在戏曲圈,这绝对很可贵。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吴素真、刘雯卉、杨历明等已经渐露头角。这次,汪荃珍的学生王玉凤在《红梅记》中任主演,收获了很多“赞”。没有领军人物对豫剧发展的使命感和担当劲头,这些“新势力”大概还会跑多少年的龙套吧。
三届展演,得出了要上好“三根弦”:
一根弦: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要贯彻、执行、响应、宣传。今年展演月中的入选剧目现实题材超过一半,相当一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精品。主旋律、正能量要牢记、再牢记!
二根弦:方式方法探索创新。在经费上,政府的支持要争取,但也要积极争取获得企业的支持,这次展演承办方的负责人就多方努力争取企业赞助;在宣传模式上,充分发挥互联网+,展演剧目在戏曲App平台上直播;充分利用演出之外的时间和机会,第一年的展演月期间曾派出小分队在鸟巢露天演出,慰问在京打工者;充分利用在京资源,来一趟北京不容易,可以做些其他的,河南豫剧院这次是抓业务和抓党建相结合,党员参观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感受航天精神,下次还可以去其他地方。
三根弦:让参演剧团和观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有获得感才有积极性,剧团才每届都愿意来,观众才愿意看。主办方帮剧团节省进京展演的开支,如宣传、场租费;帮扶他们创作。有的剧团进入这一平台后竟然有了良性循环,因进京演出,当地政府很重视,支持就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不就出现了吗。获得感更体现在每场戏都是精品,看得观众心头激动,展演不就有了影响力了吗?
三年以来“抱团”进京,豫剧出现了有朝气、有活力的气象。
如果常态化、深度化地做下去,形成艺术品牌,那将不仅传承发展豫剧,还能鼓舞整个戏苑的“士气”。 作者:莲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