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从民间艺人看“工匠精神”

2016/7/27 9:58:52 点击数: 【字体:


    一片小小的叶子,春生秋落,平凡如沙,似乎留不下一点“奇迹”。直到看见色彩斑斓、构思精巧的叶雕,才不由惊叹:即便普通如叶,也能如此精彩地“活着”!这一切,都出自一个29岁青年之手,他就是叶雕艺人刘政。(见7月23日《人民日报》)

    刘政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一个叶雕艺人之家,难以忘记童年时的记忆,醉心于独特的叶雕技法,2013年他毅然辞去工作,在郑州成立了艺术创作体验室,潜心追寻“叶雕梦”。一次次设计、一次次试验,刘政的技艺日渐长进,开辟出一个“叶雕世界”,努力实现产业化是他接下来的目标。

    走近像刘政这样的民间手艺人,我们总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工匠精神”。“实用”与“审美”相结合,手工艺品浸润了工匠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点缀了人们的生活,唤起对美的追求。“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手工技艺立足于当地物产,形成独特的技艺和风格,成为地域文化的一种标志物和文化名片。再就是追求“极致”与坚守“本心”,工匠们不仅需要用心、专心和耐心,还需要精心、细心和恒心。

    在要素和规模驱动经济增长难以为继之时,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于是,以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对制造一丝不苟、对产品追求极致、对产业专注坚持等为特征的工匠精神得到国家重视,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政府工作报告》等,引发广泛热议和思考。然而,我们却看到当下对工匠精神认知和解读存在这一重误区:言必称德、日等国工匠精神,忽视了对本土工匠精神的传承弘扬。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功有巧”。这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考工记》中的话,这简单的四句话生动展现了中国几千年来传承的工匠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职人”文化、德国的学徒传统固然值得学习借鉴,但工匠精神从来不是舶来品,在璀璨的中华文明中,无数巧夺天工的珍品,正是工匠们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产物。前段时间北京暴雨多地“看海”,600年的故宫却基本没积水,网友纷纷感慨先辈超凡的智慧。

    不可否认,这样的追求曾一度在对量的追求、低成本的追求过程中,被一些人忽视。但如今,源自中国的工匠精神正在回归、重现生机,笔者近来常常为一些国产品牌的价廉质优物美感到惊喜,甚至因此与那些所谓的国际大牌挥手作别。从这个角度说,国人应该多一些自信,对本土的匠心、匠人多一点支持,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