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非遗瑰宝之“小工大匠”系列“青铜器修复”——百年传承扛起父辈的旗帜

2015/10/13 16:21:19 点击数: 【字体:

非遗瑰宝之“小工大匠”系列“青铜器修复”——百年传承扛起父辈的旗帜

王琛与学生秦志芳对重环纹簠进行焊接修复

非遗瑰宝之“小工大匠”系列“青铜器修复”——百年传承扛起父辈的旗帜

学生戚军超对博物院新征集的彩绘陶器上的附着物及土质进行剥离
 

    引子

    在河南博物院,收藏、陈列着各类文物13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余件,当我们近距离观赏它们时,无不被深深震撼。

    但是,你知道吗?很多文物刚出土时并不像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古朴而惊艳,由于年代久远和风化腐蚀,甚至人为破坏,轻则变形、断裂,重则支离破碎。要将这些文物修复得如古如旧,获得重生,就需要非常高超的修复技术。河南博物院技师、资深修复专家王琛,就是让破碎文物“重生”的“圣手”。

    作为文物的“美容师”和“外科手术医生”,王琛有一手祖传的青铜修复技艺,36年来,经他手修复的各类文物有两千余件,包括“王子午鼎”、莲鹤方壶、妇好墓出土的“妇好方尊”等国家级的珍贵文物。

    王琛从父亲王长青那里继承了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法,同时经过36年的磨砺与拓展,现可修复各类文物,如金银器、铁器、锡器、珐琅器、陶瓷、三彩、壁画、玉石、骨器、竹器、木漆器、玻璃器等。如今,王琛的青铜器修复技艺,已被列入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单。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这门传承上百年的技艺能后继有人。

    修复技艺传承数代

    9月11日下午,河南博物院文保中心传统技术研究室。

    王琛像往常一样穿上白大褂,戴上手套,和学生秦志芳一起对一件“重环纹簠”青铜器进行整形焊接修复。

    研究室很简洁,两张试验台,上面摆放着20多个形状各异的玻璃瓶,用来盛放各类化学试剂、矿石色、广告粉等,一旁有两个水池,研究室的地板踩上去软软的,“这种地板是用特殊材料铺的,可以起到防漏电作用。”王琛说,文物修复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除了需要有雕塑、绘画、色彩运用等各种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超强的耐心、高度的责任心和坚强的毅力。同时,文物修复更多的是需要一份热爱,这门技艺之所以能传承上百年,一代又一代人不变的是对文物的那份感情。

    19世纪末,一位老师傅离开紫禁城,在北京前门外开了一家“万龙合”古铜局,以修复青铜器和金银器为业。这位老师傅姓于,名字已经无法知晓,他有个绰号:“歪嘴于”。

    于师傅曾在宫廷内务府造办处当差,人称宫廷“八大怪”之一。“所谓‘八大怪’,指的是这八个人各有一门独门手艺,于师傅的特长就是青铜器、金银器等文物的修复。”王琛介绍说,“万龙合”在老北京城声名鹊起,靠的就是过硬的技艺,“这技艺就是在皇宫内练出来的,服务皇帝嘛,不像伺候达官贵人,修不好顶多赔点银子,皇帝要是觉得有瑕疵,那可就杀头了,所以技艺是响当当的、过得硬的。”

    由于于师傅没有子嗣,就收一个叫张泰恩的人为徒,将一身修复技艺传授于他。张泰恩也没有辜负师傅厚望,后来开创了民间“青铜四大派”之一的北京“古铜张”派,成为当时老北京城青铜修复的顶尖人物。

    张泰恩的徒弟叫王德山,王德山在师傅技艺的基础上拓展出了铜佛制作。民国时期,老北京青铜器、金银器修复及铜佛制作作为一个行业,分为南北两大号,北号是荣字号,南号就是王德山创立的“恒兴德”恒字号。

    王德山在京城名头很响,想拜在他的门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长青,字松山,1914年出生。1925年到1929年在私塾上学,之后便在北平(现北京市)古董店当学徒,入“恒兴德”号后拜王德山为师,学习青铜器、金银器、玉石、铜佛的制作及鎏金鎏银。王琛回忆说,“那个时候当学徒相当不容易,店里除了管吃管住外,没有其他收入,基本都是白干,只有逢年过节回家的时候师傅发一块大洋。学习了好几年,‘出师’了,待遇就好多了,一个月的薪水是8块大洋——要知道,那个时候一块大洋能买两袋洋白面粉!”

    出师后的王长青,除了在“恒兴德”号里修复青铜器及铜佛制作,还跟随师傅王德山为北平、上海等地的古董商们修复青铜器、金银器等文物。

    子承父业后继有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河南的文物系统保护工作刚刚起步,1952年河南省博物馆(现河南博物院,当时省会在开封)正式成立文物修复室,急需专业修复人员,王长青经人推荐到河南省博物馆专职做文物修复工作。

    王长青在单位不仅负责各类文物的修复,还负责文物的复制、仿制、碑碣石刻传拓及囊匣、套盒的制作,同时还兼任陈展模型、自然标本的剥制等工作。

    在王琛的回忆中,小时候很少见父亲过礼拜天,有时在家用过晚饭,父亲就去修复室,加班修复急需上展线的各类文物。“其实说加班也不准确,因为在我父亲看来,只要有修复的工作任务,就应该按时完成。”王琛说,有一年夏天,父亲吃完饭就去工作室了,“当时我刚记事,就想去看看父亲是怎样工作的。当时我们家住在博物馆家属院,离他工作的修复室没多远。到了之后就隔着窗户往里面看——那个时候天热,也没有空调什么的,只有一个台扇——父亲正在那儿聚精会神地忙着手头的活儿。因为当时的修复工作是青铜器,需要大焊,要将火烙铁放在炉火上烧热,温度很高,只有这样火烙铁才能挂上锡,使焊接后的器物坚固持久,父亲只能偶尔出来透个气、凉快一下,干文物修复这行确实不容易。”

    窥看被父亲发现后,但凡有时间,晚上父亲就带王琛去修复室。

    可能是看到儿子对自己的工作蛮有兴趣,王长青开始有意培养王琛。王老先生深知文物修复要能坐得住,手眼要勤快且有悟性,没有深厚的感情是干不长的。“在我小时候,父亲常给我讲老北平的历史、文物的历史还有修复行业的趣事儿,使我对文物修复产生了兴趣,然后再开始手把手教一些技艺。”王琛说,从十一二岁起,他就开始学一些简单的入门技术。

    几把小锉刀,几件新铜片,得非常认真细致地锉制出焊口,进行焊接;几根毛笔,一块残片,得非常清晰地在纸上把残片上的纹饰描绘下来……少年王琛正是贪玩年纪,不愿意待在家里搞这种修修补补的耐心活儿,“有时在绘制纹饰时,如有绘画不够精准的地方,也会被老爷子骂”。在父亲的严厉和谆谆教导下,最终王琛还是放弃了其他,专心致志跟父亲学青铜器修复这门技艺。

    “我父亲这一代人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有了这门技艺就对文物有着非常非常浓厚的感情。以前他给一些古董商人、达官显贵修复文物,当然也是在保护文物,但那毕竟是为了养家糊口,有金钱交易在里面。”王琛说,进入博物馆后,父亲的文物修复更纯粹的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服务,也更希望能为国家和社会多做些贡献。

    “为了不让这门技艺失传,能让更多的文物得到修复,这是他一直鼓励我承担起这门技术传承的原因。”如今的王琛已经扛起了父辈的旗帜,支撑他在这个行业一直做下去的原因,是和父亲同样的对文物的热爱!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