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街头演出的稀有剧种
早在2012年12月,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就启动实施“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两年时间过去了,该工程对列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稀有剧种传统剧目进行收集、整理、复排和摄制、记录,全面推进了河南省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记者了解到,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丰硕成果。
摸家底
河南稀有剧种现状堪忧
稀有剧种多指流布区域较窄、观众和从业人员较少、影响相对较小的剧种。作为地方稀有剧种大省的河南,稀有剧种一直都是非遗保护的重点,河南省文化厅对全省的传统戏剧剧种普查出线索万余条,将普查到的稀有剧种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进行重点保护,并加强对传统戏剧的扶持。2006年至2012年,国家财政和省级财政共投入传统戏剧保护经费3000多万元,占全省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保护经费总额的48%。
据记者了解,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河南省稀有剧种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市场有限、职业剧团专业层级低、表演团体基础设施较差、从业人员锐减且流动性较强等诸多的问题和困难。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挤压,很多稀有剧种受众面不断萎缩,面临消亡的危险。同时,剧目数量锐减,不少剧团20世纪50年代的演出剧目还有五六十个,而现在能演出的仅有20个左右。
聚合力
全面启动稀有剧种抢救工程
在这种情况下,2012年12月24日,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联合启动该抢救工程,从多方面着手,推动抢救工程的顺利实施,并成立“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文化部多次对抢救工程进行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两年来拨付国家级保护专项经费达1000余万元;河南省文化厅2013年、2014年安排稀有剧种保护工作经费达400多万元; 通过召开不同层级会议,总结抢救稀有剧种的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推进工作。
在抢救稀有剧种的过程中,河南全省上下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抢救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分14个小组下基层对29个稀有剧种进行全面的深入调查,收集和整理全省稀有剧种传统剧目和乐谱,编辑整理出版稀有剧种书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复排的百部传统剧目进行拍摄、录音录像,记录整理;全省各市县和项目保护单位对所在区域的稀有剧种有关的实物、剧本、服装、道具、照片等进行了征集与收藏。
求实效
稀有剧种抢救工程取得硕果
经过两年来对稀有剧种进行收集、整理、复排及摄制和记录等,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全面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摸清了当前河南省稀有剧种的生存现状,河南省的地方戏曲目前存活的只有36种,列入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的有29个;编辑出版《汉剧》、《大弦戏》、《落腔》、《四平调艺术》等一批专著;收集整理剧目剧本1890多部,曲谱1557部,字数近千万字;征集一批稀有剧种相关实物、服装、道具达5800多件;建设一批稀有剧种展示场馆,并复排、拍摄一批传统剧目。
在这种情况下,2014年12月25日,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总结表彰会在郑州召开。会议对“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进行了总结,并表彰了河南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等20个先进单位和刘亚光等28名先进个人。会上,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还向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捐赠资金100万元。这为下一步河南省稀有剧种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探路径
为非遗分类保护总结经验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类别多、数量众、分布广的特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表现形式的地方传统戏剧,在河南省过去有近百种,目前存活的36种大部分处于濒危状态。河南省组织开展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目的就在于探索出一条分类保护的工作方法,并将其推广到其他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
两年来,通过实施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河南探索出了多种保护方式:通过组织老艺人座谈、收徒、对剧本、对唱腔等形式,对濒危的剧种进行全面记录、保存;通过复排传统剧目,支持稀有剧种积极开展展演,增强生存能力、扩大生存空间;通过在一些特定区域开展整体性保护实践,将稀有剧种由单个的项目保护提升到对其依存的社会、人文等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通过征集照片、道具、剧本、曲谱等,还原稀有剧种历史面貌;通过举办小型展览,展示稀有剧种魅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等。
河南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总结这些工作经验,对于研究不同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特点,研究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法,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的河南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