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河南2000余幅具茨山岩画仍未解 政协委员吁申遗

2015/2/2 10:51:19 点击数: 【字体:

  中新社郑州1月30日电 (董飞)散落在河南具茨山间400至600平方公里的岩画,创作年代久远,至今未解,近年来引起海内外学者关注、考察。在30日的河南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学者对此呼吁加以研究保护,并申遗。

  具茨山位于河南省嵩山东南麓,地跨新郑、新密、禹州等市。具茨山岩画发现于20世纪八十年代。目前,学者在具茨山上共调查到岩画2000多幅,有岩画个体近万个。

  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五一介绍,此岩画类型丰富多样,画体有梅花状环凹穴、方形凹穴、网格、字符形、具象人形等多种类型,岩画大多具有意象特征。

  具茨山地处中原,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创业基地,这里除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岩画外,还伴有巨石、祭坛和石构建筑遗址。刘五一认为,深入探讨具茨山岩画和黄帝文化的内涵与联系,对于探索中国早期文明起源有着重要意义。

  具茨山岩画年代久远。在2008年底的岩画调查中,发现了两处红褐色古土壤覆盖下的岩画。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周昆叔介绍,这处覆盖在约36厘米深的土层下的岩画,年代在距今约4000年以上。

  2014年6月28日至8月底,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开始了与世界岩画协会联合会执行会长RobertBednarik教授,印度岩画协会主席GirirajKumar教授及内学者一起利用“微腐蚀断代”方法对岩画进行了不同地区的实地数据测定。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潘伟斌透露,所测试样板初步结果显示为跨度久远。有可能为中华文明之源探源工程提供很好的文物实证。

  在此间的河南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身兼河南省政协委员的刘五一与潘伟斌合作提案建议,在河南省层面与世界岩画专家合作进行岩画断代研究,结合中华文明之源探源工程一起实施。

  “尽快成立河南省岩画研究院;规范岩画资源的开发利用;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用于岩画的研究、保护和利用。为申遗提供充分保障。”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