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河南记者张莹莹)12月25日,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总结表彰会在郑州召开。会议对“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进行了总结,并表彰了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的20个先进单位和28个先进个人。会上,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向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捐赠资金100万元。
2012年12月,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启动实施“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计划用两年对全省稀有剧种进行系统记录、保护,包括对传统剧目剧本、乐谱、相关实物等进行征集、收藏,从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稀有剧种中挑选出100部剧目进行复排,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传统剧目进行录音录像等,探索稀有剧种的分类保护方法和传承机制建设,力图全面推进河南省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启动以来成效颇丰:基本摸清了当前河南省稀有剧种的生存现状,河南省的地方戏曲目前存活的只有36种,列入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的有29个;编辑出版《汉剧》、《大弦戏》、《落腔》、《四平调艺术》等一批专著;收集整理剧目剧本1890多部,曲谱1557部,字数近千万字;征集一批稀有剧种相关实物、服装、道具达5800多件;建设一批稀有剧种展示场馆,并复排、拍摄一批传统剧目。
河南省文化厅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的顺利开展,是河南省抢救保护以稀有剧种为代表的中原传统文化,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实施科学管理,全面推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进行的积极探索,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工作积累了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