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2013河南考古新发现之汉函谷关”系列三 函谷关悄然东徙 300里的背后……

2014/4/16 15:50:15 点击数: 【字体:

    杨仆徙关,在新安当地一直流传,是个很熟知的故事,不过细细想来,这个故事似乎又疑点重重。

    杨仆徙关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是东汉大学问家应劭在注《通史》时,言之凿凿讲了“耻为关外民”的故事。后来,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不仅完全引用,还增加了“以家僮七百人徙关于新安”等细节描述。这之后,南宋学者吕祖谦、元朝学者方回和清代顾炎武、顾祖禹、朱一新等都对此说法深信不疑。

    不过,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少。

    比如宋代学者王益之、清代学者沈钦韩等经过考辨,认为从时间上看,函谷关徙关在前,三年后杨仆才讨伐南越,为楼船将军,这三年里,杨仆一直是个司法干部,怎么可能对军事问题指手画脚,“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者”?

    清代学者何焯更是质疑:函谷关乃天下雄关,就算搬迁,也应该是国家拨款,“以武帝之雄,岂展拓都畿费出臣下之家财乎?”更何况,这么浩大的工程,怎么可能只700多个家僮来当“临时工”?搞成“豆腐渣”工程怎么办?

    杨仆徙关的故事,在班固的《汉书》中,就一句“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连杨仆的名字都没提。更要命的是,在《史记》中,太史公压根没提这个事。

    两大史籍如此记录,让杨仆徙关的故事从头到尾都显得很可疑。

    到了现代,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史念海、辛德勇等人先后到汉函谷关考察,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梳理,得出的结论大致是:函谷关东徙300多里,从灵宝搬到新安,确有其事;这个东徙工程,可能是杨仆的建议;但函谷关东徙的根本原因,并非杨仆的“耻为关外民”心理,也非汉武帝的好大喜功,而是汉武帝出于中央集权的需要,做出的一项战略性部署。

    所谓杨仆徙关的故事背后,是西汉时期国内行政版图大调整、大布局的总体规划。

    函谷关东徙是京畿拓疆需要

    函谷关的东徙,首先源于军事上的考量。

    函谷关之所以被称为长安锁钥,就是因为它牢牢卡住了崤函古道。崤函古道是从崤山到潼津的一条道路,不仅地貌形态高低起伏,多沟涧峭崖,而且自古就是树木茂盛之地。

    秦汉之前,战车是军队最为重要的作战工具。洛阳师范学院的曾谦先生认为,由于崤函古道曲折狭窄,而自东向西的战车又必须经过函谷古道才能西行,哪一方占据了函谷关,就能取胜。秦穆公时期的崤之战,秦军在崤函古道遭遇埋伏,三员大将被俘,几乎全军覆没,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函谷关是保卫长安的东大门。

    汉武帝时期,随着对匈奴战争的展开,中国古代的兵种结构开始发生变化:骑兵和步兵成为军队中的主要兵种。战车必须经崤函古道西进长安,而对骑兵和步兵来说,完全可以从其他更加狭窄的川道,甚至函谷关周围的山岭中通过,函谷关已经基本丧失了以关拒敌的屏障。

    曾谦先生举例说,唐代安史之乱时,在崤函古道发生过两次战斗,都出现了骑兵绕道他路“别径奇道”进行攻击的战法。这说明函谷关保卫关中已成为一句空谈。

    要搞一个真正能保卫长安的关隘,要么前置,要么后移(这也是后来潼关兴起的原因),汉武帝选择了将其前置300多里,搬迁到新安,这是出于京畿拓疆的需要。

    设置弘农郡增强京畿实力

    西汉的行政版图既不同于周代的分封制,也不同于秦代的郡县制,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实行了分封和郡县并存的“郡国制”。

    西汉初年,诸侯国势力坐大,不仅有英布这样的异姓王反叛,更有“七国之乱”的刘姓骨肉相残。景帝在扑灭了吴楚等国的叛乱后,大力削藩;汉武帝时颁行“推恩令”,把关东诸侯国分割成“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众多更小的王国。

    汉武帝一方面削减诸侯王的实力,另一方面极力壮大中央政府的势力:除削减一些诸侯王封地,设立郡县外,还变着法扩大中央直辖郡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中地区。

    关中地区不仅赋税直接上缴中央,而且还是中央军(南北二军)的主要兵源地。如果扩大关中地区的疆域,最为间接的办法就是函谷关东徙。

    秦汉时,所谓关内关外,地域上就是以函谷关为界,而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函谷关也是一个很明显的界限。比如人们出入函谷关,必须由持有官府发给的通行凭证;严禁优良马匹流入关东地区,防止诸侯国骑兵实力增强;诸侯国的军队无诏不能踏入函谷关一步,等等。

    函谷关从灵宝迁到新安,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将灵宝到新安这一大片土地划归了关中管辖。这片土地不仅山林茂盛、土地肥沃,而且民风彪悍,人才辈出,既能为中央政府提供大笔赋税收入,又能提供兵员和官员——函谷关东徙的第二年,即公元前113年,汉武帝迫不及待地在秦汉两座函谷关之间设立郡县——这个郡,就是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弘农郡。弘农郡辖11个县,治所在秦函谷关一带。

    弘农郡的设置,不仅增强了京畿地区的实力,而且使中央政府更有力地控制了关中东出的通道。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认为,秦汉时期,在地缘政治和军事地理意义上曾经奉行过一项“关中本位”战略,就是指利用关中地区的军事地理优势,确保国都安全,并威慑控制整个国土。

    函谷关东徙,无疑是“关中本位”战略的一个强化措施。

    “关中本位”战略扩大关中区域

    函谷关的东徙,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战略措施,但如果你以为仅仅如此,你又错了。对于这位千古一帝来说,函谷关东徙只是他强化“关中本位”战略组合拳的一部分。

    汉武帝时期,关中的疆域除了利用函谷关的东徙向东部拓展外,汉武帝还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将诸多郡县划归中央直辖,这项政策被史学家称为“广关”政策。

    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公元前113年,“代孝王参,初立为太原王。四年,代王武徙为淮阳王,而参徙为代王,复并得太原,都晋阳如故……十七年薨,子共王登嗣。二十九年薨,子义嗣。元鼎中,汉广关,以常山为阻,徙代王于清河,是为刚王。”——朝廷徙代国于清河之后,恒山以西,便统统纳入中央直辖之下。

    “(阳朔二年)秋,关东大水,流民欲入函谷、天井、壶口、五阮关者,勿苛留。”其他几个关与函谷关并列,这说明当时对匈奴防守作战最前沿的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等郡,被囊括于关中区域内,使朝廷得以最大限度地直接控制国防兵力,增大威慑关东地区的实力。

    由长江三峡和四川盆地东南缘再向南侧延伸,西汉初兴时,本来放弃了秦时已经“颇置吏”于彼的滇池附近地区,而与西南诸夷“关蜀故徼”。汉武帝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复又新增设有牂柯郡,使得大关中区域的东南界,也比从前向外有所拓展……

    经过汉武帝的不断“广关”,大关中格局逐渐形成。大关中区域北部的东界,由以临晋关为标志的黄河一线,向东推进至太行山一线;中部区域的东界,由秦函谷关的灵宝,向东推进至汉函谷关的新安一带;南部区域的东界,由四川盆地东南缘,向东南推进至柱蒲关、进桑关一线的滇桂、黔桂间山地……

    “广关”政策,将西汉中央政府的实力推到了巅峰,刘姓诸侯彻底丧失了和中央叫板的实力。而坐镇长安的皇帝,可以依托关中,虎视中原,中央集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这些隐蔽的历史,都悄然躲在那座搬迁来的汉函谷关身后……

    走在函谷关前,望着黄尘一色的关墙,感慨颇多,那些我们已经知道的与尚未知道的历史,那些我们已经发现的与尚未发现的遗存,都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陪着我们一起数着岁月的流逝……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报(2014-04-16)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