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河南省对稀有剧种抢救:让非遗传人的绝艺永存于世

2014/3/6 9:56:21 点击数: 【字体:

    面对濒临危境的剧种和年逾古稀的艺人,我省通过优秀传统剧目复排和影像摄制等手段,对稀有剧种进行抢救。

    1月的一天,面对中新社记者采访,长垣县98岁的五彩皮影戏传人吕心哲老泪纵横,忧叹“后继乏人”。

    而今,通过对优秀传统剧目复排和影像摄制,吕心哲和我省众多非遗传人的声音和动作将得以保存,从而为更大范围的传承提供“范本”。

    对“遗忘”的抢救

    自从2013年在焦作市举行开机仪式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业务部主任、专题摄制组领队刘亚光就再也没有消停过。

    尽管奔波多时,但老艺人们去日的匆匆、期盼的热切,至今令他记忆犹新。

    “去年8月份,到省豫剧二团老演员吴碧波家采访,她一直站在门口等着我们。81岁的她动手切开西瓜招呼我们吃,讲起自己的从艺经过,有一肚子倒不完的话。仅仅过了3个多月,她就在郑大一附院去世了;采访92岁高龄的国宝级大师马金凤时,老人家说,如果不让我演戏,恐怕早几十年我就不在了。”

    其实,在乡下,这项工程抢救的不仅是老艺人的“生命”,还有他们长期的被“遗忘”。

    刘亚光说,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的目连戏,在南乐由于长期深藏村里,曾被视为封建迷信禁演,进入新时期后市场萎靡,濒临灭绝。“艺人们告诉我,2006年,当得知目连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时,他们齐刷刷地跪在地上,哭着拜天,感谢终于获得承认。”2013年10月,在摄制现场,目连戏代表性剧目《五鬼拿刘氏》终于实现了1986年复演以来的首次完整演出。

    “看到省里直接派人来摄制,几乎所有守在乡间的艺人都眼睛发亮。”刘亚光说。

    与时间赛跑

    2012年12月24日,由省文化厅、省中华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的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启动。2013年3月27日,稀有剧种“百部剧目拍摄”在焦作开机。

    戏剧拍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据摄制组人员介绍,一般的电视新闻用一台摄像机就够,而戏剧拍摄最少需3台,一台守演员上场,一台照演员演唱,还有一台拍台上场面,否则剧情就接不上去。由于在乡下设施不凑手,摄制组不得不临时搬来小学的桌子、施工的脚手架来拍摄。

    “除了工作任务紧外,老一代传承人竭尽生命的守护以及他们的来日无多,都在感召着、催促着我们加快脚步。”刘亚光说,有两个镜头深深地定格在自己的脑海里,一是在南乐县前郭村,年届79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贺书各已经卧病在床,二是内黄县落腔国家级传承人袁章考听说摄制组来拍戏,不顾患着气管炎,专场从香港坐飞机赶回来,一口气排了几部戏。

    据统计,摄制组2013年拍摄了71个剧目,今年计划再拍摄69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范立方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说唱艺术是一种活态传承,很容易人去艺绝。如今,把这些杰出传承人的声音、动作和风格留下来,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遇到更多有缘人。”

    保护不仅仅是“留音”

    除了豫剧、曲剧、越调这三大地方剧种外,我省至少还有36个以上稀有剧种。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4个,省级非遗项目15个。流布区域相对狭窄、观众和从业人员少、影响相对较小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在基层访问拍摄,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裴景岭长期听到另一种“声音”:“很多稀有剧种属于门派祖传,但现在有的连糊口都顾不住,下一代又有谁愿意学?这些能坚守的人是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群体,但在某些地方,他们的焦虑和呼声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省文化厅负责非遗工作的副巡视员孙鹏说:“稀有剧种承载着一个地方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同时又显示了中原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我们绝不能让它们在沉寂中死亡。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很多,通过为期两年的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我们还将探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分类保护的问题。”

    今年1月1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开始实施。谈到稀有剧种的保护,孙鹏说,《条例》确定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并做了一系列相应规定。今后,通过依法保护,稀有剧种的声音将逐步“硬朗”起来。(原标题:河南省对稀有剧种抢救:让非遗传人的绝艺永存于世)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14-03-05)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