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河南省文化厅人事科技教育处处长秦曙光、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张永俊、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裴景岭等一行分别对平顶山市舞钢市的省级非遗项目鱼灯花社舞、轧琴和驻马店市确山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打铁花进行实地调研。所到之处看到的项目都展现出了勃勃生机和很好的保护前景。在调研过程中,省文化厅有关部门领导对项目的现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设性指导意见和建议,使项目传承人有了更高的保护积极性,也坚定了今后更好地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心。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的鱼灯花社舞是用鼓、铙、镲伴奏,在民间进行的舞蹈表演。这种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上溯至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鱼灯花社舞是由表演者手举鱼灯,按音乐鼓点变换队形。前有两个形状怪异的鳌鱼领头,其余小鱼尾随其后。鳌鱼代表农民希望本村的收入年年都独占鳌头。在表演上多采用单头鱼、双头鱼、对子鱼、石榴花、八字形、升字底、莲花鱼、鱼朝水、双环鱼等九种队形花样变换。伴奏铜器歌则使用三百锤、十样点、上桥、小麻鹊闹竹园等四种。这些舞蹈动作隐含着农民群众希望年年生活富裕充实,有粮吃有衣穿的最朴素的思想情感。他们把这种思想情感融入舞蹈中,把自己的喜悦传递给每个观舞者的心中。
轧琴又名“轧筝”、“亚筝”,当地俗称“滚琴”,是我国民间最早出现的用弓演奏的乐器之一。杨庄乡袁门村郭氏家族的轧琴,由郭九洲的先祖代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轧琴是古老的拉弦乐器,它的演奏技法独特,左手持琴,翻动琴身,右手持弓在各弦拉奏。演奏弓法有平弓子、击弓子、擞弓子等多种不同的演奏技巧。轧琴以五声音阶定弦,音量较小,音色如秋蝉清鸣,音乐风格古朴典雅。演奏者可站、可坐,还可在行进中演奏。
郭氏轧琴所演奏的乐曲为各种民间音乐曲牌和戏曲曲牌,约有100多个曲牌,分为独奏与合奏两大类。轧琴具有悠久的历史,堪称中国古乐器当中的活化石。郭氏轧琴依靠家族传承300余年,使得轧琴依然活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对它的保护有利于我们文化传承的完整,有利于艺术形态的多样化,有利于对中国优秀艺术的再认识。
被誉为“民间焰火之最”的“确山铁花”,又名“打铁花”,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河南独有、全国仅存。确山铁花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最早的确山打铁花活动,充满道教的色彩和行业的特征。宋代崇尚道教,确山县境内的老乐山,曾是道教圣地,与湖北武当山、泌阳铜山并称为中原道教三山(武当山称为金顶山,铜山称为铜顶山,乐山称为铁顶山),道教庙观遍布全县,仅乐山一处,就有“八宫二观一拜台”之称。社会上的金、银、铜、铁、锡五门工匠,与道士共同敬奉的是一个祖师——太上老君,所以,工匠们与道士们可谓师兄弟。
“打铁花”初源于工匠们的祭祀活动。每年年初,五门工匠们开业之前,为首的工匠就会经过协商,搭好花棚,并在花棚的北方,面向南搭一神棚,选定吉日,到本县老君庙、火神庙中献上各种祭祀品。之后,五匠中各门店、字号内的所有人等,都抬着本店供奉的老君神像,列队而行,一路吹吹打打、鸣放鞭炮到神棚。沿途各工匠的店铺都要设香案供品迎送。队伍到达神棚后,把老君神像安放在神棚之内,举行祭祀仪式,求老君爷、火神爷保佑全年平安、生意兴隆、四季发财。夜晚开始打花。参加打花的多是各门店的工匠,打花之前都要在神棚内跪拜、更衣,求神灵保佑安全,避免烧伤。工匠们的祭祀活动得到道士们的支持和参与。道士们或提供打铁花的场地(多是属于庙产的空地),或出钱出物。在工匠们祭祀游行时,道士们往往组织笙、箫、管、笛、丝竹、锣鼓等乐器,为工匠们助兴助威。平时,工匠们为道士们铸造钟、罄、云牌、香炉、火盆之类,也是不收费的。遇到道教的重大庆典,道士们也会出钱出物,请工匠们举办“打铁花”,为道教增添光彩。这无形中促进了“打铁花”活动的开展。显而易见,“打铁花”的最初目的一是为了展示本行业的气派,取悦于群众,扩大影响,等于做一次广告。二是讨个吉利,利用“花”与“发”的谐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象征着事业发达兴旺。
古时候不仅大作坊、大字号的工匠组织举行“确山铁花”活动,村镇集市中的小炉匠、小铁匠铺,也会举办小型的“打铁花”活动。他们一般不搭花棚,也不举行祭祀活动,只是选择一棵不太高的柳树或枣树,把鞭炮、起火绑在树上,把群众自愿捐送的废铁化成铁汁,用木板或木锨往树上打。这种小型的打铁花活动,在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文化艺术生活极度贫乏的古代农村,给乡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振奋。这种有着浓厚的道教和行业特点的“打铁花”活动,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支持,成为确山县的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