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最经典的文明形式之一。先秦诸子百家时代就是一个可以比肩欧洲希腊、罗马时代的东方文明辉煌时期。几千年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一次次回望这个时代的思想,一次次呼唤回到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孙子的智慧里去,一次次在历史变革中注入和汲取先哲的教诲。
中国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必然是一个走向文化强国的历史新进程。建设伟大文化强国的目标,必然要求我们对伟大的中华文明进行新的审视、新的继承、新的传承和新的弘扬。弥合古今断裂、接续过去与未来、打通古今中外,这就是一个新的世纪到来之际,我们新的文明观、遗产观和价值观。
以中宣部等六部委发出《关于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为契机,中国文联于2008年10月启动了“中华经典系列咏诵”项目,并于2009年清明节之际推出了首部作品:“和韵天歌——感悟《道德经》咏诵会”,此后数年间,又陆续推出了“东方神韵——《诗经·风》咏诵会”“兵道——《孙子兵法》情境咏诵剧”“杏坛花雨——感悟《论语》大型交响组歌”“仁者之歌——感悟《论语》咏诵会”“大丈夫——感悟《孟子》咏诵会”等6部舞台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或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或在各地文艺舞台演出,或专场赴香港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出,均获得广泛好评,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和海外影响。
“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作品的成功,我认为在于很好地处理和解决了创作与传承中的三对辩证关系。
一是原典和原创的辩证关系。“中华经典系列咏诵”,顾名思义,是以咏诵经典为核心的节目样式。用现代媒体和文艺样式传播经典在当下有着特殊的意义:感召受众,激发领悟,强化学习与传承。所以,在电视传媒和舞台艺术样式中传播中华经典,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因为是在一个敞开的公共的艺术空间里呈现经典的思想之美,就必须有全新的艺术形式。“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精选了老子、孙子、孔子、孟子等先哲的思想精华,一方面原汁原味地咏诵其语录,一方面围绕他们的思想创作了一大批诗、词、赋和剧、乐、舞。前者的原典性在于:原典、原貌、原态;后者的原创性在于:新编、新创、新解。原典与原创相映成辉、相得益彰。六部作品,共创作了100多首歌曲,采用了咏诵会、咏诵剧、交响组歌等各种艺术形式,是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文艺精品力作。
二是文字与形象的辩证关系。如何呈现和传达古代先贤的深刻和深奥的思想,是创作者面临的巨大考验和挑战。这些思想都是用文字记录和表达出来的,把它们呈现在舞台上,必须要使大雅化为大俗。“中华经典系列咏诵”调动了音、乐、舞、剧各种艺术手段,让文字回到历史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语境和情境之中,既真实地再现了中华古典思想的文化原生态,又在当代舞台艺术的精美样式中诠释了古代经典。这些晚会集合了一大批我国当代文艺创作和表演的最优秀的人才,古代吟诵与当代朗诵艺术巧妙结合,书法艺术与古代诗词曲文精美搭配,歌曲、舞蹈与戏剧、交响曲、器乐曲、合唱曲浑然一体。其中歌曲部分,既有独唱、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合唱,也有男声、女声,中音、高音,通俗、民族、美声、童声乃至京剧、戏曲清唱等多种形式,词、曲创作者无不是当前优秀音乐人,演唱者也都是各种唱法中业界公认的优秀演员。六部作品的庞大创作中,风格却多姿多彩:有庄严的曲调,有优美的抒情,有金戈铁马,有杨柳依依,有沉重悲痛,有诙谐戏谑。古代圣哲思想的光彩照人和当代文艺名家的艺术呈现使观众发出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振;古代圣哲的思想突破文字的樊篱,以语言、音韵和形象象形地站立在人们的联想之中。
三是古语与今声的辩证关系。两千多年前的诸子百家思想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六部作品饱览下来,我认为可以一言以蔽之:这是一曲中华文明的“正气歌”!《道德经》咏诵会,讴歌了老子对天、地、人、道的深邃思想;《诗经·风》咏诵会是先秦中国风俗纯正、以民为本的风情画;《孙子兵法》情境咏诵剧,戏剧性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兵家战略和兵道哲学;感悟《论语》咏诵会揭示了孔子儒学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感悟《孟子》咏诵会歌吟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胸怀、气节和情操。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思想精神之所在,也是震惊和影响世界的哲思和智慧。(作者为中国艺术报社长) (原标题:为中国思想插上艺术的翅膀——“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