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王世襄集》出版——奇人远去绝学传

2013/9/12 11:29:38 点击数: 【字体:

    “老友王世襄于去冬故去,他的绝学奇才,不应随他而去。”王世襄2009年去世后,画家黄苗子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日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将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髹饰录解说》《竹刻艺术》《说葫芦》《锦灰堆》等十种代表作重新整理编排,结集为《王世襄集》出版,王氏绝学得以再度传续。

黄苗子的遗愿实现了。

    旧家庭中的“另类”

    1914年,王世襄的父亲买下了北京南小街芳嘉园的一座四合院。不久之后,王世襄在这座四合院里出生,一直住了差不多80年。

    在一篇文章中,王世襄这样描述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秋斗蟋蟀,冬怀鸣虫,鞲鹰逐兔,挈狗捉獾,皆乐之不疲。”

    文化学者赵珩与王世襄有着多年的交往。在他看来,王世襄一生趣味的养成,与其年少时所受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从1924年到1934年的10年间,畅老(按:王世襄字畅安)是在北京干面胡同的美国学校读书。美国学校里大多是外国小孩,进行的是西式教育,给学生很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在这所学校宽松的学习环境中,王世襄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他甚至在英语作文中大谈鸽子。”

    从美国学校放学回家,则是又一番情形。父亲为王世襄延请了饱学的国学老师,每天讲授两个小时,直到他进入燕京大学才停止。王世襄回忆说:“老师十分认真,从文字学、经史到诗词、骈文等都教。但除了诗词我比较喜欢,学到了一些以外,其他各门都没有用心去学,实在辜负了父母和老师,不过文言文还是勉强能写的。”

    赵珩认为,相对自由的西式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共同造就了王世襄。

    “畅老玩的东西都比较‘邪’,也比较苦。为了这些爱好,他常常早上三四点钟就得起床,捉兔、捉狗都很费力气,为了让鹰落到手上,得把手掌裹满了布才行,一般人吃不了这个苦。即使在旧家庭中,也称得上‘另类’。”赵珩说。

    不是“玩家”

    上世纪80年代,已是古稀之年的王世襄,终于有机会把儿时的诸多爱好写成文字:喜欢斗蟋蟀,整理出《蟋蟀谱集成》;爱好养鸽子,编写了《明代鸽经 清宫鸽谱》,直至《说葫芦》《锦灰堆》,更不用说最为人称道的《明式家具研究》。

    “一页页,一行行,一字字,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注脚。”这是启功对王世襄作品的评价。黄苗子则说:“他是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生活和民众学的人。他做学问爱搞些‘偏门’,人弃我取,从不被注意的角度深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

    年少时面对“纨绔子弟”“不务正业”的指责,王世襄不改其志。到了晚年,面对蜂拥而至的褒奖,王世襄依旧淡然。

    诗人邵燕祥总是从朋友处听说,王世襄是一个亲自动手的美食家,骑自行车倍儿帅,一手扶把,一手夹着案板,从芳嘉园到北总布胡同范用家烹调示范;还是球迷,傍晚穿着背心、短裤,骑在车上,又是单手扶把,一手拿着大芭蕉扇,径奔东郊工体门口等退票。

    赵珩常常在王世襄家中见到各色民间工匠:有的剃着光头,有的背着布包袱,有的身上满是尘土,王世襄和他们谈匏器、讲鸽子,“眼神仿佛回到了青少年时代,非常真诚,那是真性情的流动”。

    赵珩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清晨,王世襄进了他在和平门的家,一只手抱着刚从早市买来的大冬瓜,一只手提着照相机,穿的是圆领汗衫,跟大街上别的退休老人没什么两样,甚至更寻常。“他听说我家有一件明代的‘气死猫’——一种用黄花梨拼装的柜子,特意过来拍照。”

   “现在很多人把畅老称为‘玩家’,我并不赞成这种称谓。其实他的‘玩’,是一种真性情,不是为了成名成家。”赵珩说,“畅老在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为人所知,他的学问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也借势做了不少工作,但他所能做的事却绝不止于此。50年代的畅老正值盛年,却命运多舛,默默无名。这不仅是政治环境造成的,也是学术环境造成的。现在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包容,畅老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一个包容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社会、正常的社会。”(原标题:《王世襄集》出版——奇人远去绝学传)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3-09-12)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