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几年前的事情了。一天,在德国居住的女儿打电话来,说不久要同她的先生一起去中国旅行,行程中有一站是成都。成都小吃名满天下,女儿要我略做介绍。于是我就记忆所及,对她聊了一阵,还特地叮嘱她,爸爸所说的这些都是二三十年前的老黄历了,如今大陆各地变化太大,成都又是西南大区的首善之地,想必高楼大厦遍地,原先的小吃街小吃店恐怕早已不复存在,到了成都后不妨就地打听一下。
大约过了两三周吧,女儿返回德国后又来电话,说我的介绍“一点用也没有”,因为如今宾馆里大都备有“成都小吃”套餐,套餐有大小之分,任凭食客挑选,坐在餐厅里一次即可尝遍各色点心。
我听了虽说并不感到意外,却不免有些感慨。说不意外,是因为这并非什么新鲜事,早就听说也曾亲眼看到过诸如上海老城皇庙或南京夫子庙等食肆云集之地纷纷推出各色名目的“小吃套餐”,花团锦簇摆满了一桌子,价格自然不菲。说有些感慨,是因为在我看来,像这样把各色小吃摆成筵席似的一股脑儿吞下去,哪里还有一点小吃的风味和情致? 这实在没有必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恶俗。
小吃是什么?中国各地的小吃多得难以计数,其中某些品种也许比较精致,但是总的说来,小吃大都是价格相对低廉,制作比较简单,甚至可以说相当粗俗的平民化食品,应属于“下里巴人”之列。梁实秋在回忆北平的零食小贩一文里列出的京城小吃不下数十种,而位列其首的则是“味酸又带着一点霉味”的豆汁和“闻起来恶心死,吃起来却喷香”的灌肠。
如此看来,小吃虽说粗俗,却是雅俗共赏的大众食品,无论文人雅士遗老阔少还是市井平民贩夫走卒,几乎全都趋之若鹜。小吃固然可以充饥果腹,但更多情况下应是为了解解馋过把瘾,所以小吃的吃法相当随便,馋虫子勾起来了,尽可走进店铺大嚼一通或干脆在路边大排档买上一份边走边吃。
记得六十年代之初我读大学时,某天陪一位高中时期的老同学游览南京。我们在城区兜了好几转,后来在夫子庙随意走进一家餐馆,每人要了一碗牛肉汤,外加四只牛肉煎包。那汤又鲜又烫,煎包又脆又香,真是味美无穷!几十年过去了,至今犹觉齿间留香,怀想不置。同样还是在夫子庙,九十年代中期我又来到南京。省歌舞团的两位老朋友宴请我这位海外来客,说是去夫子庙的一家名馆子吃早茶。走进餐馆坐定后我才发现,名为早茶,实际上就是小吃宴。这顿早茶吃了足足三个多钟头,老友重逢边吃边聊应当说是件美事,各色精致的小碟子小碗大概也上了足有二十种,看上去颇为诱人,但我事后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究竟吃了些什么,只记得直到当天晚间肚子还是涨鼓鼓的。
还记得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我曾在上海某报上读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位民国要人的后代旅居海外数十年首次回国观光,看到各色小吃异常亲切,居然用当时一般人难得一见的代汇卷向街头小贩购买,他常常一身西装革履站在路边有滋有味地啃大饼油条粢饭团,这一幕在那个年代里着实罕见,因而引起路人围观。这则报道是想表现炎黄子孙的乡情,我却在这浓浓的乡情里感受到了小吃的真正魅力。
我以为,小吃的魅力就在于它外表粗俗,实则包容着鲜活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管你生活在本土还是居住在海外,这种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具有难以抵挡的诱惑力和强烈的震撼力。而且事实上往往是,其外表愈是“粗”“俗”,其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便愈是醇厚。
然而,丰盛的小吃宴却多少损坏了这种特色和风味。有人把小吃比做粗头乱服不施脂粉而又带点野性的村姑,把小吃搞成精致的筵席,就好像让这些村姑穿上旗袍高跟鞋,再浓妆艳抹打扮一番亮相登场,结果显然不伦不类。我想,推出筵席化的小吃套餐,也许是出于商业利润上的考虑。殊不知如此一来,小吃的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即使没有全然消失,至少也要大打折扣,这大概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不过我想,在旅游业日益兴旺发达的今天,小吃套餐的发展势头也许还会扩大,但无论如何小吃业每日面对的,主要还是平民大众的需求。然而,偶而回国所见所闻,令人无可奈何徒生感慨的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某些传统小吃,其传统的风味愈来愈淡薄,即使名家名店亦是如此,其质量实在不敢恭维。至于遍布街头巷尾的各种小吃摊,那就更让人难以问津了。
某次在上海南京路上的一家百年老店,店里人头攒动坐无虚席,一位服务员捧着托盘大声吆喝着走来走去,这且不去说它了。好不容易坐下来后,要了一碗牛肉面,牛肉却不甚新鲜,不免大失所望。类似的遭遇其他店里也时有所见,有的小笼包里无卤汁,有的所谓鲜肉小馄饨不过虚应故事而已,无论汤水还是馄饨,都与“鲜”字无缘。生煎馒头和蟹壳黄应是上海滩知名的特色小吃,然而吃到的生煎往往皮太厚馅太少,而往常随处可见的蟹壳黄竟然觅不可得。
世人皆知成都“麻婆豆腐”,八十年代我到成都开会期间曾特地抽空去了一次。小店的门面有些寒酸,暗绿色的门板,略显逼仄的厅堂,桌椅也陈旧不堪,颇像一家乡野小店。然而那一碗麻婆豆腐实在称得上色香味俱佳,着实难忘。后来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如今的“麻婆豆腐”店早已旧貌换了新颜,他慕名而去,可吃到的一碗豆腐居然像温吞水似的。
所有这些,实在不过微末小事,似乎不必介意。不过我总觉得,且莫小看了小吃的这种“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它在很大程度上维系着散居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对故土的一片深情。我以为,从“吃”的角度来说,能勾起海外游子的忆念,唤起海外游子的乡情,各色小吃的魅力和能量比所谓的“八大菜系”要大得多,也实实在在得多。(原标题:食话食说:无可奈何说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