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广东,一股文化遗产保护内在驱动力由内而外、由弱而强逐渐勃发。为保护南粤大地散落的文化遗产,从政府到社会再到民间,正尝试合力处理好“新与旧”“去与留”“快与慢”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矛盾。广东的文化遗产保护遵循“活态”保护原则,将文化遗产的活力“放生”民间,全社会合力共同推动文化遗产“活”的保护。
政府主导
力促搭建文保“金字塔”体系
近年来,广东屡屡入选世界级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实现广东世界文化遗产“零突破”;粤剧、古琴艺术、剪纸和皮影戏四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显示:广东省的不可移动文物从这次普查前的10000多处增至37000多处,这说明广东省的文化遗产、尤其是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极为丰富,广东毋庸置疑是文物资源大省、文化大省。
今年,金陵台强拆事件、萝岗先秦古墓葬被毁等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省领导高度重视,紧密部署了一系列重头措施,效果初见端倪。
以广州为例,全市目前有不可移动文物3000多处,但在文物保护范畴之外,仍有大批历史建筑缺乏“保护伞”,面临被强拆的危险。在这个关键时刻,广州市规划部门牵头文物部门旋即展开对全市历史城区内共994处地块、两万余栋建筑的实地普查。
法规严控,是政府主导这场“文化遗产保卫战”打响的第一炮。几个月来,广州市规划部门酝酿出台一系列法规,其中《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已正式提交市政府,力争年内出台。为改变强拆历史建筑违法成本低(最高只能罚款50万元)的现状,广州市尝试创新之举,《广州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公开向公众征询意见,条例提出,擅自拆除历史建筑的可以处以房屋价格5至8倍的罚款。这也意味着,广州正探索立法从利益链条上阻断开发商强拆历史建筑的动机。
文物专家认为,一个城市的文物建筑应该形成“金字塔式”的保护体系:文物建筑位于金字塔尖,其数量应该少而精,是政府着力保护的范畴;其次,数量众多的优秀历史建筑,应依靠健全的法制、行政监管和社会力量,一同关注和保护。在广州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正在探索和形成这一金字塔式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社会参与
集社会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作为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的聚居地,在广东的乡间散落着大量古老民居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们是南粤文化独具特色的代表。
广东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大多有这样的共识:保护古村落的文化遗产,除了修复古建筑外,更重要的是让这些民居重新“活”起来,唤醒人们文化记忆。
在江门,开平碉楼与村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多途径筹集经费,对碉楼进行分期分批维修。2011年至2012年,省政府共支持开平碉楼与村落维修整治经费2000万元。目前,世界遗产地核心区的40座碉楼得到了有效的维修保护,碉楼完好率达到95.5%以上。
对于核心区之外的数千座碉楼,广东的保护正探索一条别具特色的新路?D?D“认养”。2010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当地视察时便提出了碉楼“认养”的新思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碉楼保护利用。到目前为止,已有23座碉楼被多家企业“认养”,募集社会资金达到了400多万元。
在拥有“中国围龙屋之乡”美誉的梅州,近年来尝试将荒废多年的客家围龙屋打造为村中的“文化俱乐部”,让这些历史建筑遗产能为农村的多元文化繁荣“发挥余热”。这些曾一度沦为鸡舍猪圈的百年老宅,如今再度书香四溢。政府奖励、村民自筹、乡贤捐献“三个一点”结合的方式,点燃了村民对围龙屋的改造热情。他们纷纷为围龙屋添置文体设施,将其作为“社区活动中心”或“农家书屋”,重新投入面向村民的文化服务之中。
民间动员
释放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热情
广东的文化遗产保护,除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之外,充分动员民间的文物保护热情,也让文化遗产保护获得了生机勃勃的土壤。散落南粤大地的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在南粤大地复苏。在广东,把非遗“放生”民间,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从销量超过可口可乐的广东凉茶,到法国时装周上大放异彩的香云纱,再到迅速超越“张小泉”跻身国际品牌的“阳江十八子”……广东的不少非遗项目正在民间被点燃活力。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俊华认为,广东非遗保护的一大特色是,民间在生产性开发方面较早、较多进行尝试,与时尚和商业运作较为成功。
此外,民办博物馆建设在广东蔚然成风。在东莞,拥有民办博物馆13座,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线。其中,唯美陶瓷博物馆为全国建陶行业唯一的行业博物馆;东莞钱币博物馆以其丰富的藏品、精良的展览位居全省乃至全国金融行业博物馆前列;旗峰山艺术博物馆以其高端藏品影响珠三角及港澳台地区……这其中,东莞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黎平便以一人之力,筹办了三家私人博物馆。为了能让市民能够近距离接触博物馆收藏的文物珍品,黎平顶住了高达十几万元的运营成本压力,坚持常年免费向市民开放。
今天,先富起来的广东人,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热情得以尊重和释放,他们正成为广东文化遗产保护新的生力军。
访谈
曹劲(省文物局副局长):
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多元模式
记者:近年来,广东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
曹劲:广东在文物保护方面近年来有不少创新之举。例如对于古村落的活化利用问题,突破了常见的旅游开发等模式,其开发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广东还拥有大量的近现代工业遗产,如太古仓等,也通过活化利用,让这些面临废弃文化遗产在今天重获生机。
应当说,对比北方一些省市以古代建筑为主的较为单一的文化遗产构成来说,广东的文化遗产构成非常多元,除了古代遗址,还有改革开放遗产、农业遗产、近现代工业遗产等,因此,针对这些多元的文化遗产,广东近年来探索出不同思路的保护措施模式,运用了不少创新之举,不少举措令全国瞩目。
记者:广东在文物保护方面最突出的经验是什么?
曹劲:广东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紧紧守住一条底线:不破坏文物本体。在此基础上,引入企业、社会基金等形式多种思路活化利用,引入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文物保护不只是修缮好,更注重激活它们的活态展示功能,造福今天的百姓。
对于韶关、梅州等地的客家围屋这类大型聚居性民居古建筑,其保护难度很大,因为大多属于私产,且多户共有,如果单靠政府财政投入难以完全保护下来。因此,广东的韶关始兴、梅州等地也在探索围屋的认养模式,在全国先行一步。
张梅(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
生产性保护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记者:近几年,我省非遗保护工作经过了哪些阶段?
张梅:截至目前,广东已建立起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广东现有粤剧、古琴艺术、剪纸和皮影戏四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29项、省级名录项目446项、市级名录项目905项、县级名录项目1455项;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4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96名;市级传承人720名,县级传承人525名。51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28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记者:广东在非遗的保护、传承方面,近几年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有何主要特点?
张梅:首先,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重视与扶持。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对于这些传承人,我们不仅给予他们荣誉,也给予他们资金扶持,帮助他们传授弟子。
其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生态保护区设立的目的,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变成一池活水,体现出活态传承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生,是历史、地理、经济、人文等综合环境造成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就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文化生态保护的大环境中得到整体性保护。
第三,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进行生产性保护,就是在符合保护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生产,使它们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一方面,通过生产性保护,使得这些非遗项目能够在商品市场中生存,获得经济效益,从而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并吸引更多的人才进行这一项目的学习与传承;另一方面,通过生产,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民间。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才能建立良性循环,成为具有造血功能的完整系统,实现活态传承。
典型案例
案例 1
梅州围龙屋“变身”乡村俱乐部
驱车驶入麓湖山下的梅县南口镇梅县南口镇栏杆村,映入眼帘的是辽阔的稻田,灰瓦白墙的客家围龙屋在麦田、远山的衬托下,朴素壮美。
栏杆村民风淳朴,常住人口900多人,位于中部的“陈氏宗祠”被修缮一新,是整个宁静村庄里最热闹的地方。村干部告诉记者,古老的陈氏宗祠一度年久失修、岌岌可危。村干部和村民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对陈氏宗祠进行了“翻新”。这一原本是村民祭祀、乡贤聚会的场地已废弃多年,修缮之后,它的文化功能被重新激活,俨然变身“乡村俱乐部”。
今年初,村委会在宗祠设立了一个图书馆,这个图书馆藏书2000多册,还“配备”了上网室、器乐室、卡拉OK室等,每天8小时向村民开放,供村民看书阅报,电子阅览室为村民上网查阅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周末,宗祠开辟卡拉OK专场,为村民提供了吹、拉、弹、唱等娱乐设施。
年过六旬的陈伯退休后不久,自愿到村里担任图书馆管理员。“宗祠修复一新后,改造成村民休闲娱乐的去处,村子里的文娱活动好像也一下子多了起来。”他告诉记者,宗祠门前的一片空地,也被开发利用建起了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幸福广场”,每天晚上,“幸福广场”都是这个素日僻远宁静的村落里最热闹的地方。不少村民每天晚上都会相约这里跳广场舞和扭秧歌,其乐融融。
无独有偶,在大埔县,有一处特色民居、广东省古村落百侯镇侯南村的大埔县“素谦公祠”,它迄今已有近300年历史。2012年,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由杨氏后裔筹资90多万元进行全面修缮,此后,它变身侯南村文化活动中心,村民们在这里不仅可以读书看报、打球下棋,还可以演奏汉乐乐器。
梅州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梅州市委市政府针对梅州城乡散布的5000多座客家民居的保护问题,推动事实“三多三促”(多形态文化、多功能利用、多元化投资,促进古民居保护、文化旅游和社会建设建设)的政策。目的不仅是要修缮保护,更要重新活化利用,满足新时期群众多形态文化需求。为此,梅州市还建立“三县十镇”乡贤名录,通过乡贤的沟通带动,充分挖掘社会力量支持,发动原住村民自筹资金进行建设。
案例2
文化产业让古村落走出“国际范”
在不少濒临没落的古村落文化遗产,正等待文物部门施以援手之际。深圳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古老山村却走出了“国际范”。位于龙华新区的大水田村,经过中国美协、深圳市文联和宝安区政府三方7年的共同经营,已经成长为集原创、收藏、展示、交流、研究和产业开发为一体的“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获得“中国版画第一村”的雅号。
走进这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一股格外安宁的艺术氛围迎面而来。整洁的街道,古色古香的祠堂、碉楼,诗情画意的古井、水塘,每样景致都吸引记者徜徉其间。错落有致的民居,早已变成一格格“艺术部落”。各家各户独具文化气息的招牌都值得仔细端详。令人惊异的是,就在夯土老墙的隔壁,矗立着现代化的版画工坊。各国艺术家在这里相互交流切磋,游客也能近距离观摩版画印制的全部流程。
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有30多家画廊、工作室、展览馆等版画艺术经营机构所进驻其中,还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位版画家在此从事创作。工坊里的设备一应俱全,印制版画的材料和设备都从海外引进,聘请的技师也是国内一流高手。而从2007年开始,“版画村”在深圳文博会登场。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中国(观澜)原创版画交易会等品牌项目的落户,这里成为世界版画的交流之窗。
鉴于艺术家的流动性比较强,不可能总是待在同一个地方从事创作,在“版画村”筹办之初,管理方就设定了十分灵活的“酒店式管理”。“我们为版画家提供完全免费的服务。他们只需要事先签订合同,确定逗留时间以及留下的作品数量,食宿都完全由我们代理。”龙华新区公共事业局局长骆秋雄说。由版画基地收藏的版画目前已经超过6000幅了,它们的价值还在逐年上升。
版画为古村带来增值,而古村也是版画村的本钱。目前多数创意产业基地都是使用工业遗产,对于版画界来说,古村落的原生态环境更易激发出创作灵感。为了确保画家生活的宁静氛围,管理方对在这里发展旅游产业一直都很谨慎。
“发展旅游很容易积聚人气,也回报得更快。但这样势必将原有的艺术氛围冲淡,版画创作空间也将受到积压,我们的牌子就无法坚持下去,我们必须保持它的纯粹性。”借鉴大芬村、小洲村、宋庄等艺术村落的经验教训之后,骆秋雄道出了管理方对“版画村”坚守的底线。
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康表示,中国第一家版画博物馆明年将在此落成,为这条艺术气息浓厚的“版画村”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原标题: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放生民间"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