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既要保存“记忆”,也要保护“技艺”——关于“七夕”的依法保护与科学保护

2013/8/16 9:44:48 点击数: 【字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西和乞巧节、广州天河乞巧节项目,经过有组织地积极抢救,科学地悉心修复,有计划地维护和传承,已经成为我国具有示范性意义的大型文化空间非遗项目。

  西和乞巧节、天河乞巧节遗产保护取得的阶段性突出成果有目共睹。其中有三点值得人们关注:

  一是它们充分体现了我国非遗工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方针的正确性。例如西和乞巧节100多年来数以千计的“坐巧人家”妇女在数百个古老村庄自发保护到近几年的自觉保护;又例如天河乞巧节由当地珠村黄彩余、陈宝好、周文莲、谢惠琼为代表的当地传承人群体和有关专家相结合的节日文化资源抢救,到有组织的科学普查和采录,通过几年连续举办的七夕节日群众性传习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可以说它们是目前我国成功保护节日的两个范例。

  二是它们同时也证实了甘肃省陇南地区西和县、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等各地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非遗保护工作原则。在这方面,他们创造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值得推广。

  三是它们同时还展示了该传统乞巧民俗节日遗产在陇南仇池地区将近60万民众中、在广州天河地区及其辐射的港、澳、海外地区民众中,从自发传承到自觉保护的文化自觉历程,彰显了突出民众主体地位这一非遗保护的核心理念,促使非遗保护走上了一条正确的必由之路。很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

  基于上述三点认识,我认为有必要认真坐下来总结经验,探索社会转型新形势下非遗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一步对未来5至7年的保护做到统筹规划,实施合理、有序、有效的保护。

  为此,提出以下有关依法保护和科学保护的几点建议,供各相关单位参考。

  第一,依法保护。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0周年,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2周年的重要年份。今年文化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是“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正是为了唤起保护遗产的全民自觉,突出人人依法保护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责任和义务。

  1.当前全国许多地方准备或正在进行非遗保护的地方立法调研,因此建议甘肃和广东各级政府和立法机构,及早把乞巧节保护纳入相关的立法进程,使之进入依法保护的轨道。

  2.严格遵照国家非遗法及国务院有关文件实施保护,应当建立西和乞巧节、天河乞巧节等国家级项目保护的首要原则和工作常态,无论组织机构怎样调整和人员调动如何变化,都要坚持依法保护的工作方针和法律规范。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遗保护面临大规模文化产业开发的挑战,因此,必须严格遵照非遗法第三十七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有效保护基础上和合理利用前提下坚持依法保护。很显然,西和乞巧节、天河乞巧节都是极具汉族特色的古老形态的节庆文化典型。它们的所有文化表现形式和它们完整的文化空间,在很久远的历史沿革中早已经构成了和那里成千上万民众血肉相连的齐心共享的精神家园。要不要把它们全部转化为一种可以利用的产品并推入市场,这就需要在非遗法的框架范围内给予慎重考虑。至于怎样合理利用,才能“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有条件的开发,那就要依法认真“讲究”,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将就”了。

  4.严格遵守非遗法第五条规定:“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以任何形式和手段歪曲、贬损七夕乞巧节的做法,应依法给予严厉制止和打击。当下在国家级传统民俗节日的保护过程中,七夕节的文化内涵被胡乱歪曲贬损的情况最为严重,其中就有一方面刻意删除妇女乞巧的健康元素,另一方面又以所谓“东方情人节”的名号篡改七夕节牛郎织女夫妻恩爱坚贞不屈的人文主题,举办许多与七夕文化相距甚远的所谓“情人”社交活动,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第二,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精神文化积累下来的财富。因此对它的保护和研究,不同于对政府管理下的一般性生活事务的处理方式,它只能用人文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作业方法,遵循人类文化法则加以处理,才能科学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它传习的历史源流中都会遭遇到多种多样的文化冲撞,无论是完整的、残缺不全的、片断的和濒危的都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鉴定、维护、修复和保存等技术手段把遗产保护下来,特别是使其得以活态传承。像西和乞巧节、天河乞巧节这样大型的文化空间遗产的科学保护就更加复杂和细致,绝不是一般性的粗放型的简单化保护就可以奏效的。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在今后3至5年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西和乞巧节、天河乞巧节专项数字化保护系统。当务之急首先建立西和乞巧节、天河乞巧节专项资源数据库。这就要求投入足够的资金,使用现代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器材,组织精干的技术团队,在当地权威专家的智力支撑和具体指导下,对乞巧节的历史与现状做一番精密细致的全面调查,取得详尽的第一手数据,存入数据库。进而推动乞巧节的活态传承。

  例如,按照从事多年乞巧节调研专家杨克栋先生调查实录提示,西和乞巧节分布的数据采录就需要囊括甘肃陇南地区西和县和礼县的19个乡镇、47万人口居住的300多个行政村(有不少于700个自然村)。其中至少应有1500个“固定乞巧点”和相对等的不固定的“坐巧人家”;同时就产生了多于这个数字的“乞巧头儿”,这个民俗角色应该就是乞巧点上名副其实的最基层代表性传承人了。就是在这数以千计的“坐巧人家”里,除了节前筹资选址等准备事项外,还要用七天八夜的时间,完整有序地进行生巧、请巧、造巧、迎巧、祭巧、唱巧、拜巧、卜巧、吃巧和送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又例如,天河乞巧节在被誉为“中国乞巧第一村”南宋古村珠村的历史沿革以及对时下健在的众多乞巧婆婆群体做乞巧口述史数据采录的作业,就很需要下大力气去做。就需要把珠村乞巧文化传承的全部、局部和细部搜索到手。像黄彩余老婆婆的“乞巧世家”和相对不固定的“乞巧人家”,所产生的众多“乞巧婆婆”等,这些民俗角色应该就是乞巧点上的最基层代表性传承人。就是在这数以千百计的几代“乞巧婆婆”里,除了节前筹资选址等准备事项外,还要用几天几夜的时间,完整有序地进行造巧、摆巧、祭巧、迎巧、赛巧、卜巧、传巧和送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显然,这两个各有特色的庞大的传承人群体,正是我们在申报书中填写“集体传承”的准确依据。这样灿烂辉煌、鲜活感人的文化瑰宝,将会成为我国节日文化的经典而传之后世,同时以其信息的丰富性和权威性进入数据库永久保存并举世共享。

  2.加强对西和乞巧文化、天河乞巧文化的全面深入多学科研究,各自出版一套图文并茂的多卷集乞巧文化史、志、论丛书,包括组织精干的采录工作者团队对广大老一辈基层乞巧节传承人做访谈采录的口述史在内。

  3.全面系统总结西和乞巧文化、天河乞巧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突出西和乞巧遗产、天河乞巧遗产在濒危状态下取得抢救性保护的成功经验,在充分尊重广大民众保护乞巧文化遗产的主体地位前提下,全力以赴支持民众(特别是妇女)保存系统完整的乞巧文化传承机制;同时积极鼓励民众(特别是妇女)与当地专家相结合广泛传播丰富多彩的乞巧传统“文化记忆”和“手工技艺”。对“记忆”和“技艺”的全面抢救保护,是西和乞巧节、天河乞巧节遗产保护的成功关键,很值得总结推广。(原标题:既要保存“记忆”,也要保护“技艺”——关于“七夕”的依法保护与科学保护)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3-08-15)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