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探讨越剧生存难题:新戏不叫座 城市难立足
2012/12/18 14:21:30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这些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创排的大批新编剧目,无论艺术质量还是在观众中的影响,依然难以与半个世纪前诞生的“四大经典”比肩;当年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越剧,如今在城市里的市场逐渐萎缩,院团不得不选择重回乡村,与大批的草台班竞争农村演出市场;政策保护对于日渐边缘的越剧艺术是否会成为一把双刃剑?昨前两天,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戏曲领域专家学者及越剧界业内人士在上海举办的“坚守·突围”越剧改革70周年座谈会上,对于越剧这些年的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及目前的生存状态等进行了研讨。
经典难以超越
这些天举办的纪念越剧改革70周年系列演出,一连上演了《红楼梦》《梁祝》《西厢记》《祥林嫂》等越剧“四大经典”,还推出了汇聚各地越剧院团近20个新编戏片断的中生代演员新创剧目展演。座谈会上,上海文教结合工程推进办公室的马博敏、浙江的著名戏曲导演杨小青等都提出,越剧改革70年来,诞生于半个世纪前的这“四大经典”依然无法超越,杨小青甚至认为,现在的一部分“所谓创新”会把越剧的根本丢掉。而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也坦言,这次专场展演中亮相的近20个新编戏中,能经常上演的不过四五个,虽然这些中生代演员在观众中已经很有影响,但这些作品在观众中的影响还不够大。没有有足够影响力的代表作,成为这一代越剧明星演员最大的缺憾之一。
观众多在乡村
当年浙江嵊县的“小歌班”来到上海,经历了“绍兴文戏”“改良文戏”等阶段后,渐渐演化为现在的越剧,完成了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过程。但近年来,戏曲在城市中的演出市场逐渐萎缩,甚至贴钱演出也成为一种常态。而另一方面,浙江的农村有数以百计的越剧“草台班”发展得蓬蓬勃勃,因而各大城市中的专业院团不少也把一半以上的演出场次放在了农村。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员对越剧这种“走出剧场,走向广场”“城里站不住脚,只能往农村跑”的现象表示了忧虑。
“绍兴小百花”的负责人陆锦高曾告诉记者,他们春节期间在农村演上半个月的收入,甚至可以占到年票房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不少演员曾对记者感叹,农村观众的确热情,但那里演出大都露天搭台,布景道具只好因陋就简,就连表演也常常受影响,舞水袖时一阵风过来水袖立马被吹偏。此外,农村观众对剧目的偏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一些业内人士担心长期在农村广场演出不利于剧种的艺术提升。
政策并非万能
越剧人才的培养、体制的变革等也引起不少与会者的兴趣。前几天的一系列演出都以中生代明星演员为主体,一些专家担心他们之后的年轻一代演员在各方面还难以接上班。另外,由于自身的边缘化,不少戏曲院团都在寻求更多的政府支持和政策保护。
虽然现在已经有不少越剧院团受到政策保护,开始实施收支两条线,但杭州越剧院院长侯军表示,收支两条线后可能会出现剧团演不演出收入无差别,进而造成一些剧团“受保护”后演出就懈怠的情况。马博敏对此认为,政策保护只是为越剧提供了一个基本保障,但不能因此变成重吃“大锅饭”,“只有竞争才有进步,保护不能把竞争废掉。”记者 王剑虹(原标题:业内探讨越剧生存难题:新戏不叫座 城市难立足)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新民晚报(201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