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近百所高校开文化产业专业 毕业生就业前景堪忧

2012/11/22 14:43:20 点击数: 【字体: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储备之间逐渐出现了缺口。在此背景下,各大高校与文化产业有关的专业日益增多。据中国文化产业年鉴统计,截至2012年初,全国已有97所高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而以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的文化产业及相关领域的硕士、博士招生数量亦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文化产业在宏观政策指导、核心理论体系构建、软硬件设施配备等方面与诸多传统学科相比均处于劣势,甚至有些高校在办学条件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就盲目跟风开办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与此对应的则是该专业毕业生存在学无所用和就业难的情况。这些问题,已经制约了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体制诉求: 学科设置与管理应更加科学化

    2003年,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云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4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开办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这4所高校的专业分属其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工商与旅游管理学院和媒体管理学院。随后诸多高校开设的这一专业所隶属的学院也是五花八门。在学位评定上,文化产业管理及其相关专业所授的学位也是大相径庭,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位均可与之对应。

    “文化产业专业绝不应该只是寄人篱下,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来开设。”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说。他认为,目前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专业并没有完全的自主性,因此其学科发展也会受到局限,这个因素也是其他文化产业人才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文化产业只有独立地形成一级学科,才能系统地构建其整体规范的教育体系。”陈少峰说。

    不仅学科体系构建不完善,各高校在文化产业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同样乱象丛生。有一些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如蜻蜓点水,不够深入。在对中国传媒大学2006级、2007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所做的调查问卷显示,近80%的学生认为本专业现存最大的问题是学的东西杂,但不够精通。而对专业未来应该注重什么,57.1%的同学表示“希望学校未来能够提供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姚伟钧指出,导致文化产业课程设置乱象丛生的主要原因,是高校没有紧密结合文化产业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来进行学科教学管理规划,所培养专业的特色也不够鲜明。陈少峰也表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教育应该以硕士、博士等深层次教育为主,而不应该过度强调对本科生进行全而散式的教育。“文化产业强调要培养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这个概念往往被曲解。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绝不是低水平、平庸的复合,而应该是具有精专技术基础上的全面高层次复合。因此当前的文化产业专业更适合非本科学生学习。”陈少峰说。

    基础保障: 教学与师资队伍应更加专业化

    由于文化产业属新兴产业,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支相对专业并拥有系统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同时,文化产业又具有极强的学科交叉性,这一特性使得一些高校认为:只要是文化领域的教师,基本都可以转行来教文化产业。或许正是因为“不缺师资”,全国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开办数量在短短几年内得以迅速增长。

    然而,数量的急剧扩张带来的却是质量的下降。记者调查部分高校课表及教学内容发现,文化产业专业隶属哪个学院,所配备的师资、设置的课程往往就会侧重于哪个方面,而且教师的授课内容与传统学科的教学内容类似,可谓“换汤不换药”。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非科班出身,有时候甚至上课会说外行话。”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春河说。张春河认为,现在虽然很多高校的文化产业专业都设置了看似和产业挂钩的课程,然而授课老师往往是研究文学、艺术等传统专业出身,对产业运营规律的研究并不深入。“懂产业的不研究艺术,懂艺术的却又不了解产业,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外行教课的尴尬场景。”张春河说。

    师资力量和专业性质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一度出现了老师不能深教、学生只能略懂的局面,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学生既没有学到精专的技术,也不具备宏观的创新性思维。针对这一问题,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提出了“二元并重,交叉培养”的思路,即一方面大力引进具有***经验的教学科研人才,另一方面侧重引导政界、业界的社会人才来进行教学工作。欧阳友权认为,这种方式在文化产业人才教育的磨合过渡期可以有效缓解师资力量积弱的压力。

    “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只能朝着正确的方向一点点地过渡。”张春河表示。他指出,现阶段的文化产业教育应该提倡“内容为王”,无论教学者是什么年龄、什么职业、什么出身,只要其所讲授的内容具有理论或实践方面的指导意义,都应该拿来为高校教育所用。而未来文化产业师资队伍建设也必然要朝着专业化、系统化、注重实效化、行业细分化的方向发展。

    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对接应更加合理化

    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小吴本科毕业后面试了3份工作,却都未能成功就业。据小吴介绍,他那一届同专业的同学在毕业后大多转了行。“这个专业也许不错,但是就业实在太难。”小吴表示。

    华中师范大学调研组在郑州调研时发现,当地许多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就业的一部分学生工资水平也非常低,甚至有些同学的月收入低于1000元。

    各大高校在开设文化产业专业的招生简介中,普遍提到本专业具有“发展潜力大,市场需求多,就业范围广”等一系列竞争优势,然而,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普遍就业难却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记者通过对多家不同所有制的文化类企业调查后发现,接触过文化产业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负责人普遍觉得这类毕业生实践经验少、动手能力差、缺少一技之长。

    姚伟钧认为,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是文化产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目前学校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太多,但这些理论并不能够指导实践工作。“即使教学中有一些实践内容,也大多是浮光掠影,难以起到实质性作用。”姚伟钧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也持有相同观点。他指出,文化产业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育模式未必对其同样适用。高校一方面应该出台相应措施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观念,如设置一定比例的“实践学分”等,另一方面,应该主动积极地为学生搭建前沿性、市场化的学术实践平台。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招收了首批实践型专业硕士,此举成为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性试点。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表示,以往的文化产业教育过分侧重理论,而现今的这类教育模式却又过度突出实践,因过重强调实践而导致理论基础不牢固恐怕也会“过犹不及”。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高校在强调实践的过程中也应提倡学生的专业化、个性化发展,使其可以在实践探索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齐勇锋说。(许亚群)(原标题:近百所高校开文化产业专业 毕业生就业前景堪忧)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2-11-22)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