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山西、天下晋商、十大元帅、十二生肖……中国塞北一家民办博物馆里,黄色衬托着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大红色剪纸,温暖又不失雅致。
这里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剪纸专题博物馆——中国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也是它在国有博物馆帮扶“蜕变”后的全新亮相。
广灵剪纸俗称“窗花”,由民间刺绣工艺演变而来,形成于明代,在清朝道光年间趋于成熟。其后,经过不断改进,广灵剪纸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如果没有帮扶,我们就会停滞不前,展示和服务都跟不上去。”广灵剪纸创始家族第五代传人张栋说,2007年他和父亲创办博物馆的初衷就是想建一个非遗保护基地,起到展示、教育、传承的作用。
庆幸的是,情况在2011年发生了变化。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的试点工作,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入选成为全国三家试点之一。2011年9月至12月,国家和山西省共投资117万元,由山西博物院对其开展展览和服务提升工程,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如今,走进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20个展柜里展示着多姿多彩的剪纸作品,专业灯光、触摸屏、电视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在互动区,参观的游客可以向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模仿剪纸工艺。
“现在感觉我们有了‘娘家’,能够融入到博物馆行业的大家庭中了。”张栋说,国家重视的感觉是无法用金钱来替代的。博物馆被认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后,他们更有了奋斗的动力。
广灵剪纸博物馆只是国有博物馆帮扶民办博物馆的一个缩影。在上海,由台湾人杨慧珊、张毅夫妇投资兴建的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经过上海博物馆近半年的帮扶,建立了藏品档案、数据库,改善了藏品保存和展示环境等。在四川,成都华通博物馆经过武侯祠博物馆帮扶后,已开始“走出去”举办交流展览。
目前,中国的民间博物馆在政府部门注册的已达456个,占到博物馆注册总量3589个的10%以上。加上尚没有注册的私人博物馆及收藏室,中国民间博物馆的总数可达到千家。
然而,在中国博物馆驶向“快车道”的同时,民办博物馆由于缺乏资金、人才流动大以及政策因素等,大部分民办博物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经营模式,藏品所体现出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还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民办博物馆发展正处在探索阶段,管理模式和藏品归属仍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太原市博物馆馆长刘军说,国家正在通过“国有帮民办”等形式进行积极探索。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中国3000多座博物馆中不到600座符合现在标准,很多只是挂牌办展。未来提高博物馆质量将是管理的重点。
据了解,目前《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管理办法》(草案)、《民办博物馆章程示范文本》(草案)正在审议中,国家正在积极探索支持民办博物馆发展的长远模式和长效机制。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办博物馆就是希望能够使更多人接触,让更多人受到文化的熏陶。”张栋说,目前来参观者中三分之一是学生,通过展览他们就对广灵剪纸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有了初步认识,有些孩子感兴趣了就学上了剪纸,也达到了保护和传承的目的。(原标题:中国探索“国有博物馆帮扶民办”之路发展特色文化)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11-19 作者:王学涛 胡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