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这群考古人的坚守 让我们见到了“中华文明之光”

2017/10/26 16:58:41 点击数: 【字体:

这群考古人的坚守 让我们见到了“中华文明之光”

良渚古城结构图

这群考古人的坚守 让我们见到了“中华文明之光”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

这群考古人的坚守 让我们见到了“中华文明之光”

这群考古人的坚守 让我们见到了“中华文明之光”

 

  这几年随着一些盗墓网络小说的流行,让“考古”成了一个文化“热词”。特别是这类小说改编的网络剧和电影的热播,再加上近年来良渚遗址“申遗”工作的推进,更让“考古”成为了热门话题。这些网络小说确实吸引了一些读者对于考古的好奇,但那毕竟不是真实的考古。今天,我们有幸走进浙江省文物考古所,认识一支真正的考古团队,了解他们在良渚古城遗址的工作与生活,听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老师去伪存真说考古,由表及里话古今,近距离地认识良渚文明圣地良渚遗址。

  从“文明曙光”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说起良渚文化,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的一定是良渚文化的玉器。陈列在良渚文化博物馆中神秘精致的玉琮、玉钺、玉璧,不由让人生出种种惊叹和疑问: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代,良渚先民是如何将一块块美石雕琢得如此精巧细腻?良渚文化从何而来,主宰良渚人日常生活的是什么?

  带着诸多的迷惑,我们来到良渚古城遗址考古挖掘现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主任刘斌为我们揭开了良渚古城遗址的神秘面纱。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地区,迄今已发现各类遗址600余处。良渚文化具有发达的稻作农业和手工业,器物种类主要有玉器、石器、陶器和漆木器,除农业外还饲养猪、狗等家畜。

  从墓葬看,良渚社会等级分化明显,贵族墓一般随葬大量的玉器,主要种类有琮、钺、璧、冠状饰、三叉形器、璜等,代表了不同的性别和职能分工。其中玉琮代表神权,玉钺代表王权,主要以玉器为载体的神徽图像在良渚文化范围内高度统一,反映了良渚先民具有统一的宗教信仰。

  良渚古城和良渚墓葬的等级反映了良渚文化已进入古王国阶段。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良渚文化存在的时期,也正是古埃及、苏美尔、哈帕拉等世界早期文明兴盛的年代。

  刘斌老师告诉我们,良渚文化考古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早在1936年就拉开了序幕,80多年的发现史,是不断刷新认识的历史。

  在莫角山遗址发现以后,当时考古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座规模巨大的土台,本身就构成了外高内平的防卫性质,具有城防的概念,那么良渚遗址是否有城墙?

  2006年,随着莫角山西南部的葡萄畈遗址的发掘,让考古学家们对这个答案非常地肯定。从2007年至今,刘斌带领着他的团队又发现了良渚古城中心的宫殿区、城墙和外郭依次降低,构成了三重同心结构,是中国历史时期都城的宫城、王城、外郭三重结构的滥觞。

  良渚古城,是整个良渚文化的都城所在,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郭城面积约800万平方米,城内分布有宫殿区和贵族墓地,其中位于中心位置的宫殿台基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高约10-16米。这一发现,是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重大突破。

  2009-2015年,经过调查和发掘,考古专家们还确认在良渚古城的西北部和北部分布着11条水坝组成的治水体系。整个水利系统形成面积约12.4平方公里的储水面,蓄水量达到6000万余平方米。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防洪水坝系统。

  由于现代以来疑古思潮的冲击和国外学者的质疑,曾经作为常识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似乎变得底气不足。“而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来看,如果我们要谈中华五千年文明,只有良渚文化的良渚遗址能拿得出来,而这一时期是神权和军权并重的神王之国的国家形态,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刘斌说。

  2010年,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首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据悉,目前申遗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正在大步推进,良渚申遗区的环境整治工作也已初见成效。刘斌老师对良渚古城申遗满怀期待,信心满满。

  考古是寻根,探寻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脉络

  采访过程中,刘斌老师一边指着一张张地图,一边为我们详细讲解着良渚文化,给我们展示了刚挖掘出的碎陶片以及介绍文物修复等考古工作的具体环节,还带着我们到野外实地了解良渚古城遗址内城与外城的区域范围。

  接着,刘斌老师坐下来和我们畅谈了考古的方方面面。从考古聊到历史、文化、环境、农村、社会问题与未来,让我们对考古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获取没有产生文字前的历史状态,考古是解读它的最好方式。通过实实在在的出土文物,诠释彼时人类的足迹,是考古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考古依然重要,它是史料的注解、补证,甚至纠误。

  “我们目前已知的人类历史已有300万年。其中,人类走向定居农业生活的历史只有1万年。中国有真正的考古是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也只有100年的时间。从半个世纪以前对4000年前的历史毫无所知,到现在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了解,特别是史前时期的考古研究,可以说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考古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考古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和手段,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通过对古代人类遗留的物质实物的研究,尽可能地去复原人类所经历过的历史,最大程度地对文化解读还原和传承。

  而谈到文化,什么是文化?关于文化是有着复杂的定义,总的是指人类所创造的所有东西,是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现在许多人关于文化的概念可能以为文艺,文学才是文化,实际文化最大的本体应是建筑、语言文字、以及生活方式。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共同血脉。一个民族,只要还保留着他们的建筑风格、语言文字以及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任凭改朝换代,它的血脉也不会改变。

  考古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文物,而是这背后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脉络。

  考古并不仅仅局限在探究历史,考古的本质是构建人类的时空框架。在历史的长河中去看社会发展,我们可以知道千万前年人类的生活是怎样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下,预知未来。考古人除了关心器物、关心历史、关心文化、更关心人类、关心环境、关心社会问题、关心未来、关心天地宇宙。”

  在与刘斌老师面对面的渐进沟通中,我们慢慢领悟到:那些离现代文明异常遥远的各种历史遗迹及其文化现象,正是让人魂牵梦绕的人类儿时旧梦。考古,既是寻梦,也是寻根,探寻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脉络。

  考古工作并不惊险刺激,最要耐得住孤独与寂寞

  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我们见到了像刘斌老师这类考古学专家,还有一群年轻的考古人,他们远离现代城市的繁华,在那荒郊野外,过着风餐露宿的艰苦生活,把自己的青春全都奉献在考古工作中。

  考古工作其实并不像小说里那么惊险刺激,相反,最要耐得住的就是孤独与寂寞。

  刘斌老师说,考古人要懂得考古,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考古实践的积累。在野外发掘现场,要会分地层、辨遗迹,对复杂遗迹中的叠压、打破关系有着清晰的把握,这样才能在考古工地展开发掘工作。回到办公室里,还要有研究的能力,要能对发掘出土的物件进行整理、甄别、比对和研究,要能撰写发掘报告和发表研究文章,这才是一个称职的考古工作者。

  一个考古工作者从二十多岁开始介入这个领域,有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积累。在考古工地要“蹲得下”,在冷板凳上要“坐得住”。最大的考验,就是事业与家庭不能兼顾。因为考古工作的特殊性,使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家庭。考古工作不像其他,它需要全身心地沉浸在一种情绪中,就像写小说一样。虽然考古工作有辛劳和危险,却也充满了乐趣与收获。

  当然了,一个考古人要想取得成绩还需要一点点的运气。刘斌老师感慨道,“回想我的考古生涯,应该是非常幸运的,我在八十年代学考古,1985年到浙江文物考古所工作,有幸参与了反山、瑶山等重要的考古发掘,主持发掘了浙江余杭汇观山、嘉兴南河浜等许多重要遗址。2007年发现了良渚古城,从2007年至今一直主持良渚遗址的考古工作。是时代给了我这样的机遇,这就是我的幸运。”

  本版图片由刘斌老师提供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每日商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