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填补长城保护空白——社会力量大有可为

2017/8/11 17:09:12 点击数: 【字体:

    “长城有多长,好想去看看。”自2016年成立公益基金,开展线下长城实体修缮后,腾讯近日推出了相关动漫IP、游戏人物等,引发玩家们对长城保护的关注。

    在政府与社会力量共举长城保护事业的感召下,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长城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行动不断加强,有效弥补了政府力量的不足,成为长城保护体系建设模式的有益探索。

    加大投入“与时间赛跑”

    风蚀、曝晒、天灾、人为破坏……雄伟的长城历经千年,不少墙体坍塌或伤痕累累,被列为全球100处最濒危遗址之一。近年来,国家文物部门加大力度保护、修缮古长城,但其点多、线长,保护任务艰巨,无论从经费还是人力方面来讲,要与时间赛跑做好保护工作并不容易。

    与此同时,长城保护重大工程经费虽由中央财政负担,但日常维护经费则出自地方政府。然而,长城所在404个县里面,50%以上是贫困县。“这导致地方财政很难拿出这部分资金,而长城保护的关键和难点正是日常维护。”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说。

    社会力量的参与成为破解长城保护经费瓶颈的关键。在老一辈长城研究人员的脑海中,时常会浮现出1984年全民踊跃为长城募捐的场景:当时修复工程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海内外人员纷纷参与,后续10年间捐赠折合人民币超过2800万元。而2016年8月在京启动了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的“长城保护2016”公募活动,短短10天内,民众通过互联网为长城保护捐款近百万元。

    支持方式趋于多元

    今年6月,华晨汽车集团职工代表、长城保护志愿者等130余人顶着炎炎烈日齐聚辽宁省绥中县九门口长城脚下,开展长城巡查公益活动,以期改变长城野外巡查交通不便的现状。从捐款的单一模式,到注重利用企业自身优势解决保护中的实际问题,是目前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工作中呈现的可喜变化。

    在腾讯公布的未来长城保护计划中,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发虚拟形象,向年青一代传播长城文化的做法同样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董耀会看来,相比线下投入资金进行实体修缮,线上推广传播长城的文化形象和保护意义同样深远。“多元化的创新举措正逐步填补长城保护的空白。”他告诉记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活动较为频繁的民间长城保护组织达30多个,而志愿者更多,且影响力日益扩大。在互联网平台上,有关于长城公益保护或被破坏的新闻往往会迅速引起网友的密切关注。“可以说,长城是我国文物保护领域民间力量不小于官方力量的代表。如果没有民间力量的主动作为,长城保护很难取得这样的成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长城保护工程项目管理组成员张依萌说。

    制度建设亟待加强

    “大多数人印象中的长城,仅是八达岭、山海关等‘著名’部分,但实际上,它们占长城整体不到1%。大部分极具科研价值的古长城湮没在荒郊野外,保护状况堪忧。”董耀会表示。

    张依萌也认为,当前社会力量主要关注的也是那些相对知名的长城区域。一些知名度不高却急需抢救性保护的区域反而得不到足够支持。

    为探索贫困地区长城的保护模式,2015年底,宁夏盐池县在全国首开分段认领长城进行保护的先河,广泛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此举一出,引发社会“是否是将长城出租”的质疑。“目前,我们依据《盐池县认领保护长城暂行办法》,一切运作都在阳光下运行。如果社会力量能更广泛地参与进来,国家也能从更高层面上出台针对性法规,则更具有说服力和实效。”盐池县文广局局长张志奋说。

     “缺人、缺钱、缺机制是长城保护的根本问题。社会力量的介入使得人力和财力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而机制建设步伐也需加快。”在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吴国强看来,当前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总体还处于“各自为战”的初级层面。“比如,社会力量参与修缮、保护是否需要资质,保护行为由谁监督,怎样考核成效等。”他认为,应促进政府从投入执行者到绩效管理者身份的转变。

    “对于热心保护长城的社会群体,政府应加强关注,给予规范指导,但也要警惕那些打着长城保护旗号牟取私利或极端的做法。”在张依萌看来,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工作尚在起步阶段,泥沙俱下的情况可能难免,因此一方面要合理引导健康的社会力量加入,鼓励壮大队伍;另一方面应以制度建设去除乱象,营造规范有序的参与氛围。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