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以广泛深入的文化自觉 支撑起高度文化自信

2017/2/10 10:12:51 点击数: 【字体:

    钟文平

 

    上世纪90年代,加拿大文化学者保罗·谢弗曾预言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代替经济发展时代的将是一个文化的时代。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这种感受越来越明显了。

    在雄厚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日益普及和均等化。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大剧院,成为遍布大小城市的文化标志,艺术馆、展览馆、大讲堂、文化广场,成为城乡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空间。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精神的引领下,文艺创作日益繁荣。不断创造票房神话和收视率新高的电影电视,赢得市场也赢得口碑的舞台演出,还有相继斩获诺贝尔奖、雨果奖、安徒生奖的国际一流的文学作品。在和世界文化潮流保持密切互动的情况下,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成绩斐然、光彩夺目,遍布大江南北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点、手工艺项目,汇合成一幅蔚为壮观的中华文化的盛世图景。在世界文化交流不断拓展的条件下,中国文化更加频繁地引进来和走出去,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成为响当当的中国文化名片。

    不仅仅如此,文化在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日益广泛和深入地扩展和渗透。以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旺为标志,文化理念和文化符号日益向人们吃穿用度、起居交往的方方面面黏附和植入。在当今的城市规划和小城镇建设中,文化的手段、美学的视角,越来越被强调和突出,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近年来倡导功能性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变,在思想和实践领域获得较大反响。在新农村建设的布局中,日益强调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对农民文化需求的多样化满足。值得注意的还有近年来,大量的学者、艺术家、设计师,返回乡村,奉献智慧,融入生活,成为新时代条件下乡村建设的一股清新的潮流。年终岁末,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举措,这一行动表明,在向来被视为纯粹物质的工业生产领域,文化的功能和价值得到了历史性的重新认定。文化日益硬气起来,直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指引和强劲动力。

    文化建设实践的巨大成就,是以深刻的文化自觉为先决条件的。百年前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先生就以宏阔的文化视野将社会主义视为替代西方资本主义和东方封建主义的“第三种文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曾经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思路日益缜密,规划不断清晰,布局更加合理。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提出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并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艺创作、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机制、文化人才队伍等问题做出了明确部署。党的十八大,在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提出“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履职伊始,就以宏大的文化抱负发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强音。此后文化领域的顶层设计进入紧锣密鼓、扎实推进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人民文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推进新闻舆论工作等重大文化命题先后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重大文件相继出台。这一切表明,党和国家在文化建设问题上的高度自觉和日益成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社会现实,一直在思考中国文化发展的前途和命运。费孝通先生在生命晚年,一直致力于倡导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觉”,提醒同胞一方面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另外一方面,要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他在1997年创造性地提出具有浓厚中华文化底蕴的文化理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被广泛认同。张岱年先生主张的综合创新论、汤一介先生主张的以东方礼乐文化弥补西方个人主义缺陷的文化思想、方克立先生提出的马魂、中体、西用的文化创新说,以及近年来张世英先生提出的“新天人合一”论,都在哲学和文化理论层面为新时代的文化自觉提供了精神参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标志着党和国家文化自觉达到的新境界和文化自信攀升的新高度。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曲折和坎坷,但是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开拓和创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今天,在新的历史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自觉,正在转化为日益强大的文化自信,昭示着一个巨大文明体全面复兴的历史趋势。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