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藏品修复,我们在路上——国家美术藏品保存修复国际研讨会综述

2016/7/26 15:12:20 点击数: 【字体:

    本报实习记者 王帆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让“文物修复”这个看起来很神秘的行业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但在纪录片受关注和热捧之余,文物修复的问题并非那么乐观。不少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的藏品保存状况堪忧,修复人员及资金缺乏等窘况也日益凸显。近日,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国家美术藏品保存修复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法国藏品保护研究中心、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等诸多艺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发表演讲,共同探讨美术藏品保存修复领域的诸多问题。

    藏品保存与修复的原则是什么?如何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现代的修复技术有哪些?中国画如何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中找寻最为合适的保存修复之道?这些问题在短短两天的会议中虽无法找出完全解决之道,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发言无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广泛的思路。接下来将举办为期两个月的国家美术藏品保护与修复专业培训项目,涉及卷轴书画、中国油画的保存修复实技示范和预防性保护意识的培养、基本应用等内容,将惠及来自广东美术馆、湖北美术馆等30余家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以期推进目前国内美术藏品保护修复工作。

    藏品修复机制多样化

    藏品保存修复的原则与理念决定了博物馆、美术馆对待藏品的态度,而藏品保护修复相关政策与管理机制则是各馆将藏品修复工作真正落实的依据。今天,世界各博物馆、美术馆的原则与管理机制不尽相同,但多样化的背后恰恰体现着他们立足本馆、注重实际的思想。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现有藏品800多万件。据大英博物馆文物保护和科学部主任Anna Bulow介绍,他们建立了“抽屉”系统和“重要性评估框架”,将大英博物馆上百万件的纸上作品按照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估来分类,即“特性”“文化的历史和藏品的价值”“所谓的社会标准”“使用标准”,并据此确定了22种评估类别,以确定修复工作的优先次序。

    2002年,法国颁布了《博物馆法》,根据该法律,修复师必须经过5年的培训,并须获得毕业文凭和专业证书。法国塞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Eric Lefebvre围绕法国博物馆的文物保护管理,探讨如何在制度框架内制定博物馆的文物保护战略。他认为,策展人、博物馆管理人员需要与修复师共同协作来制定藏品的具体保护方法。在法国有法国博物馆保护中心(C2RMF)与包含1218家博物馆的法国博物馆联盟,后者可以要求保护中心向他们的保护项目提出建议,然后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定义、评估、提交修复报告等流程来完成藏品的修复工作。

    英国泰特美术馆采用了基于风险的全面的展品管理方法。泰特美术馆修复部主任Deborah Potter介绍,藏品的保护层级是根据每个藏品的具体特点来确定的,考虑的因素包括确定藏品保护、选择方式的风险、工作本身面对的风险、需要的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与法律相关的合同条款、道德准则、外部关系、给公众带来的最大好处等方面。

    美国历史和艺术作品修复机构的《指南》中写道:“修复专业人员有义务制作并保持全面的精确的永久的记录,这个记录应该是书面的,且图文并茂。” 美国国家美术馆(华盛顿特区)修复部主管Mervin Richard介绍,2013年,他们选择了Sima ITT软件开发公司帮助进行数据的整合、内容的管理。2016年10月份这个项目将正式启动,并免费提供给保存修复业界进行数据查询。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些曾被广泛接受的经典修复原则,如可逆性、可识别性和最少量干预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和批判,一些新的修复理念也随之产生。油画修复专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修复系教授司徒勇认为,当代修复理念更加强调艺术风格、颜色、形和材料这些承载作品意义的特征,其价值是来自于它们对观者所作的表达,而不是基于真实性的观赏。“与过去相比,当代修复理论更加注重修复对象对特定社会群体的意义和价值。注重利益相关者对修复决策过程的参与以及保存修复的可持续性。当代修复理念并不是全盘否定过去,而是更加注重被修复对象和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他说。

    藏品修复技术精深化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在藏品修复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以科学技术介入今天的保存修复,不仅是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还包括态度和方法,国际上在这方面的一些相应技术和做法,对于国内藏品的保护与修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意大利国家研究会文化遗产保护和评估研究所主管Maria Perla Colombini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了壁画艺术的物质材料及创作方式,通过环境的在场和实验室分析,为修复方法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图像成像方式。Maria Perla Colombini认为,绘画知识是选择最合适的修复程序和材料的关键。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揭示绘画技术,确定油画降解状态,进而确定文物保护的最佳实践,以确保艺术杰作的可识别性和持久性。

    预防性保护是藏品保护中重要的一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科学研究部负责人Marco Leona认为,预防性保护是跨学科的合作活动,要综合考虑分析环境、灯光、病虫害、空气质量等因素对藏品的影响。

    中子放射自显影检测技术也为今天的藏品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柏林国立博物馆柏林画廊的科学保护专家Claudia Laurenze-landsberg结合大量精美的图片展示了自动照相术下伦勃朗画作的诸多分层及颜料,“关于荷兰画家伦勃朗的研究一直经久不衰,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揣测艺术家的想法。”

    日本在美术藏品修复上也有独特的心得。据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保护科学中心副主任早川泰弘介绍,铅白、胡粉、白土是日本绘画中经常使用到的三种白色颜料,“7至15世纪的传统日本绘画,使用的白色颜料只是铅白,16、17世纪则是铅白和胡粉共同使用,这个发现为绘画作品的保存修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国藏品修复的特殊化

    中国的油画发展不过百年,但许多油画已经出现了画布褪色、颜料剥落等亟待修复的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绘画材料技法与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邰武旗认为,中国油画作品的物质状况最大特征便是“实验性”。“今天的中国油画在做着西方油画家19世纪的事。中国百年油画的创作生态里始终隐含着材料安全的风险,也少有艺术家,甚至包括材料供应者能系统地了解材料,这阻碍和影响了艺术创作,甚至对作品造成意料之外的破坏。”

    而中国画作品的独特性更使它具备与西方油画十分不同的特殊性。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教授、文物保存维护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张元凤介绍,东方绘画由于媒材多为水溶性,以及画面上没有保护层的传统创作特征,使原作在全色作业时常面临高度风险。因此,审慎考虑全色的适当性、可逆性与可辨识性,一直是东方绘画在修复技术上不断研究与挑战的课题。

    卷轴书画修复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硕士生导师陆宗润提出,中国书画现代修复理念的确立,必须立足于中国书画特殊的文化性质,在修复中用中国传统的哲学观点来理解书画的物理性质和人文内涵,同时合理而有度地借鉴西方修复体系中的理论、科技手段、运行机制等。

    关于中国画作品的修复理念,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副总工程师沈阳认为,维护和体现价值的真实性是保护修复应坚持的原则,“在进行艺术品和传统书画修复的时候,保护的目的是在于它自身价值的保护,而不能仅仅考虑外观。”中国的文物保护遵循原结构、原形制、原材料和原工艺的“四原”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很难实现。

    就中国画具体的修复材料来说,现在大量的明清彩画的油灰地仗都出现了开裂、剥落、起翘、空鼓等病害,地仗的损坏直接造成表面彩画的脱落,使古建筑上的原始彩画保留的越来越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工程与规划研究所副研究员陈青介绍,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老彩画基本是铲净重绘,70年代以后利用现代高分子黏结材料对老油灰地仗彩画采取了剪切揭取、清理、涂刷黏结剂、回贴的保护修复手段。但这种修复过程使大量的颜料层脱落,破坏了原彩画的完整,损失了所携带的大量历史信息。所以陈青他们把研究重点放在传统材料的科学解析,对油满这一明清彩画地仗层的主要黏结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应用到油饰彩画的保护中。“致力于原材料在文物保护中的再利用,为古老的材料注入新的生命,在日新月异的这个时代,对于传统天然材料和工艺的保护更具特殊意义。” 陈青说。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