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南昌西汉大墓中出土的虫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琥珀犹如一颗葡萄的大小,中间还有昆虫,十分珍贵,两端有对称小孔,疑为挂饰。古墓热潮迅速席卷全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热议的焦点。
今年7月,日喀则地区曲孜卡县查务乡森格龙村发现一处大型古墓群,出土的文物有饰品、兵器、人骨、马骨等。经日喀则市文物局专家对古墓遗址进行考古研究,初步鉴定此古墓大致可追溯到距今大概有2000年历史的吐蕃王朝时期。而墓葬主人身份、具体年代以及形制功能等等隐藏在古墓群背后的谜团,还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
同样是在今年7月份,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山南地区文物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夏水乡邦嘎遗址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考古发掘。山南邦嘎遗址的试掘从1985年就开始了,二十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对邦嘎遗址进行多次了考古调查、试掘与发掘等工作。
在今年7月份的考古调查中,考古队最新发现了2处墓地、3处岩画地点。两处墓地为距今一千多年吐蕃时期的墓地,其中一处为封土墓;另一处为土丘墓。该区域岩画均分布于河流两岸一个个独立的岩石块之上。其中第一地点的岩画数量最多,分布也相对集中。
岩画均为点状凿击而成,图案以圆形凹坑与线条组合的构图为主,绝大多数内容尚待进一步辨识。但从图案内容来看,与藏北地区的岩画有着明显区别,也与邻近贡嘎县的多吉扎岩画区别明显。
阿里考古发现古象雄时期古墓,出土大批珍贵文物
去年6月至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西藏阿里象泉河上游地区的噶尔县故如甲木墓地南端发现了一座大型竖穴土坑墓葬,墓室保留有完整的墓顶横木,有多人合葬,并有木棺遗迹。
故如甲木墓地
考古人员在阿里曲踏墓地进行发掘时,找到了5座洞式墓葬,并出土了大批古象雄时期珍贵文物,其中包括成组的大小陶器、大量马、羊等动物骨头及大量随葬用品。初步判断,这是象雄国强盛时期的墓群,距今已有1800年左右。
各墓室都保存有较好的长方形箱式木棺,包括精美的彩绘木案、方形木梳、带柄铜镜、刻纹木条、纺织工具等。
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昌都2000多年前的古墓被发掘
2013年,昌都地区察雅县境内在施工中发现墓葬三座,三座墓葬均遭较为严重破坏,人骨及石棺板零散分布于基坑内外的散土中,无随葬品,推测应为二次葬。通过专家组现场调查,共发现古墓葬疑似点十余座,明显出露地表可以确认的古墓葬五座,均分布于查那秀山腰阳坡台地上。专家初步推测“查那秀墓地”,距今约有2000多年历史。
藏王墓——西藏现存规模最大的王陵
说到西藏古墓,就不得不提到藏王墓,这个西藏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的王陵。藏王墓位于山南琼结宗山西南方向,是公元七世纪至九世纪各代吐蕃赞普的陵墓群。
整个陵墓群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各墓封土高大,高出地面约10米左右。据史料记载,墓内共设五个神殿,供有松赞干布、释迦牟尼和观世音的确良塑像,还有大量的金银、珍珠、玛瑙等随葬品。
隔着千年光阴和厚厚的尘土,古墓在被赋予了重重神秘色彩之时,也成为了重要凭证,让人们可以由此拨开层层迷雾,探寻到历史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