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革命博物馆举行的“走进博物馆·我爱我城——我有红色小护照”暨“红色小课堂”主题活动 记者彭年 摄
5年来,我市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受到全国的关注和重视。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本体保护展示工程开工以来,受到广泛关注。2014年、2015年,我市连续主办盘龙城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我国各地的考古、文物保护专家及历史学者。
今年还启动了万里茶道申遗,武汉市被确定为申遗牵头城市。
5年来,我市加强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整体规划保护,江岸区青岛路片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取得重大进展,已完成10多幢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
汉阳区江欣苑社区建设“非遗项目传承园”模式、武汉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护非遗模式,受到全国瞩目。
文博场馆参观人次突破千万
“十二五”期间,我市加大文博场馆建设力度,今年底,全市参观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
辛亥革命博物馆于2011年10月建成开放,完成了辛亥革命百年的庆典活动。
依托江汉关大楼改建而成的江汉关博物馆,将成为我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即将免费开放。
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建设项目已完成,目前进入布展阶段。
我市还启动了武汉博物馆二期工程和武汉党史馆的建设,正继续稳步推进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的筹建。
全市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部分国有博物馆开通了官方网站、微博和手机APP应用。武汉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于2014年5月正式上线运行。
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列入市人大调研计划。2015年10月,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立法说明会,该草案即将进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阶段。这是我市首次为非遗保护立法。
我市非遗保护领域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汉绣项目等进行规范,同时也为《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定及贯彻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充分挖掘利用本土资源
我市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红色资源,提升展览水平。武汉博物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均获得较好社会反响。2014年9月,武汉革命博物馆的“探索与奠基——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历史陈列”、“毛泽东在武汉——毛泽东旧居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升级后,以全新面貌对外开放,受到各界好评,前者还荣获第12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推介优胜奖。
辛亥革命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与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进行展览交流。
今年5月,我市举办首届非国有博物馆精品展,受到市民欢迎。
今年我市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中,利用本土红色资源,组织抗战主题展130余场,观众达30余万人。我市还发放武汉抗战遗迹手绘地图50万份,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寻找我身边的抗战遗迹暨博物馆见学之旅”,社会反响强烈。
数读
年参观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
目前,武汉地区共有各级各类文物藏品80余万余件(套)全市各类博物馆176家,其中国有博物馆107家、非国有博物馆69家。
“十二五”期间年均参观人数突破700万人次。今年底,全市的年参观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
武汉博物馆5年引进50个临展
武汉博物馆积极推动展览交流,5年引进50个临时展览,数量连年增加。该馆2011年引进临展12个,输出展览1个;2012年度引进临展14个,输出展览3个;2013年引进临展15个,输出展览4个;2014年引进临展12个,输出展览6个;2015年引进外展15个,输出展览7个。
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16项
截至目前,我市有各级非遗项目516项(国家级15项、省级50项、市级138项、区级313项),各级非遗传承人224人(国家级11人、省级59人、市级154人)。各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7个(国家级1个、省级3个、市级13个)。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点4个。黄陂(楚剧、泥塑)、汉阳(高龙)为国家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30余人获省级民间工艺传承人称号
2013年至2015年,我市有2件作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6件作品荣获2013“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先后有30余位传承人荣获湖北省大师级民间工艺传承人、湖北省“六个一百”百名大师级民间工艺传承人才等荣誉称号。
每年200万元非遗经费
5年间,我市成功申报国家级及省级非遗项目补助980万元,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非遗传承人补助63.7万元。2014年国家文化部、国家发改委专项经费300万元,用于武汉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基础设施建设。我市非遗经费也逐年增加,2012年仅50万元,2013年之后每年达到200万元。各区也都有一定数额的专项经费。
盘龙城遗址公园核心区即将开放
盘龙城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距今3500年,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好的城址之一,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该遗址是我国重点遗址保护项目之一。2014年元月,盘龙城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盘龙城遗址公园的总体规划范围约6.55平方公里,空间布局分为三个“圈层”,第一圈层为核心区本体保护展示工程,约1.39平方公里。该工程于2013年8月30日开工,遵循“严格保护”原则,进行遗址本体保护工程和考古发掘。
核心区共有8个区域。最中间部分是核心展示中心,3500年前盘龙城的城墙、城壕、“前朝后寝”式中国宫殿建筑等遗址,将以原状展示、陆生植物标识和水生植物标识等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目前,盘龙城遗址公园本体保护展示工程已经完成,即将对外开放。盘龙城遗址博物馆概念设计已完成。
武汉牵头万里茶道申遗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连通欧亚的国际商贸通道。2015年4月,在武汉举行八省一市“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会”,正式明确了湖北省为万里茶道申遗的牵头省份,武汉市为牵头城市。
2015年11月2日,武汉市政府和湖北省文物局主办万里茶道沿线城市申遗工作座谈会,会上公布了《万里茶道(湖北段)调查评估报告》,并首次公开我省初选的23处万里茶道申遗点。
列入我省23处初选名单的武汉市申遗点共有10处,分别是江汉关大楼、汉口俄商新泰大楼、华俄道胜银行旧址、汉口东正教堂、源泰洋行旧址、汉口俄国领事馆、顺丰茶栈、巴公房子、李凡诺夫公馆和大智门火车站。
会上达成共识,沿线各城市以《万里茶道(湖北段)调查评估报告》为范本,严格遴选,在2015年年底前拿出本地申遗点名单。
民办和行业博物馆异彩纷呈
2013年,我市出台了《武汉市促进民办和行业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暂行)》(下称《办法》),大力鼓励和扶持民办和行业博物馆的发展。
我市民办和行业博物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起步晚、发展慢、规模小、藏品不多等问题,《办法》的出台逐步缓解了这些发展难题。经审核批准设立的民办和行业博物馆,享有与国有博物馆同等的法律地位。
我市现有民办和行业博物馆都是经过严格审批的,已经通过审批的博物馆,文物部门每年还会在展览数量、观众人数等方面进行评定。
《办法》对民办和行业博物馆退出也有严格规定。比如以划拨方式供地的博物馆,严禁改变土地用途,博物馆一经停办,原划拨用地将依法收回。
“十二五”期间,我市民办和行业博物馆取得了长足发展,涵盖了自然科学、古建、艺术、历史等多个类别,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如全国硕果仅存的“武汉达临性学博物馆”,国内专业藏品最多的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等。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组成高校博物馆联盟,在全国享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引导市民青少年“走进博物馆”
“十二五”期间,尤其是近两年,我市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受到广大市民和青少年的欢迎和好评。
2014年,由武汉市委宣传部和武汉市文化局主办的“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在洪山区狮子山街712所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拉开序幕,主题是“博物馆进社区”。我市还为全市青少年量身定做了“红色护照”,中小学生们带着它可遍访江城红色遗址遗迹和红色主题博物馆。月月开讲的“博物馆之友”沙龙讲座一直持续到年底,23场讲座内容包罗万象。
2015年,我市围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组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见学之旅”,广泛开展“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5月下旬,武汉市首届非国有博物馆精品展在武汉市民之家举行。
11省市参展“长江非遗大展”
2015年11月21日至24日,“2015中国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简称“长江非遗大展”)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其主题为“长江文明,非遗唱响”。
“长江非遗大展”是首个全长江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会,也是迄今为止在湖北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非遗展会。来自长江流域11个省市区的400多个非遗项目、1200多件非遗作品集中亮相,589位代表性传承人以及近百名非遗保护工作者、专家学者汇聚江城。
本次大展在一省一区的常规展陈基础上,又特设锦绣长江、漆韵长江、纸绘长江、刻画长江等四个主题专展。大展还在国内首次以国画长卷(630米)和数字长卷(180米)的艺术形式,展现万里长江人文历史和自然山水的无尽魅力。
据统计,大展4天时间共接待观众15万人次。
退休教师王绍凯
最近几年,武汉革命博物馆的展览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去年,博物馆组织的“红色小课堂”,让附近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演出红色历史小片段,这种形式特别受欢迎。
今年革博还招募了好多学生志愿者,组织他们看望抗战老兵,并开展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去年我从教师岗位内退后,也申请到革博做一名志愿者,经常给游客做讲解,感觉特别充实。
传媒公司高管杨红卫
我平时工作非常忙,业余时间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博物馆。以前能去的基本上都是国有馆,这几年民办博物馆的数量迅速增加,让人很长知识。
过去我在厦门参观过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当时那是中国最大的钢琴博物馆。去年,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在琴台开馆,展厅面积约2000平方米,收藏了100余台世界名琴,这就是一家民办博物馆,去参观后发现,它是目前国内收藏古典钢琴最多的博物馆。还有一家竹韵堂竹雕博物馆,也非常的有意思,收藏家夏先重把自己收藏的2000多件竹雕免费展出。
和国有博物馆相比,民办博物馆专业性更强。尽管观众面相对窄一些,但不同的人群可以各取所需,这和国外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汉绣市级传承人王子怡
我学习刺绣20年,以前学苏绣、湘绣、苗绣,总觉得那不是本地文化,直到接触汉绣,才被这种古老艺术深深吸引。此后我专注于学习汉绣,并拜师省级传承人黄圣辉。2013年,我自己成为汉绣的市级传承人,今年,我的作品《凤凰来仪图》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中获金奖。
过去很多市民都不知道汉绣,直到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后,各级政府大力推广、扶持,汉绣才逐渐走进平常生活。近几年,政府越来越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和宣传,比如主办各种展览、政府出资培训各级传承人等。前不久,我刚刚在清华大学研修了一个半月,收获很大,回武汉后又参加了“长江非遗大展”,感觉规模和影响力都超过了往年。
“武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红色资源众多。“十二五”以来,我市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成效显著。”
汉绣第四代传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任本荣教女儿和外孙女学汉绣 记者梁超 摄
武汉木雕船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龙从发和他的木雕船 记者梁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