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2015中国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开幕,来自长江流域11个省市区400多个非遗项目、589位代表性传承人、1200多件非遗作品汇聚江城,当日4万市民涌入看“稀奇”。
非遗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到底该如何定位、发展非遗,不少传承人和专家意见各异,争论不休——
争论一
保护濒危Vs品种质量
今年61岁的袁嘉骐是我省绿松石雕刻非遗传承人,他42岁时即获评工艺美术界最高荣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称《公约》)后,袁嘉骐便申报绿松石雕刻非遗省级传承人。那一年,他的申报没有通过,申报成功的的湖北首批非遗产项目多为民间故事传说、舞蹈音乐曲艺等,大部分在偏远地区,传承人年龄最大的已经85岁。“直到去年,我们单位里我、常世琪、江城三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才被确定为绿松石雕刻、微雕、紫砂壶制作的非遗项目省级传承人。”袁嘉骐说,非遗保护应该更看重品种和质量,选最有湖北地域特色、对文化传承影响大的,而不是一提非遗就是快消失的东西。
记者看到《公约》对非遗的描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省群艺馆研究馆员方湘侠多次担任我省非遗评选评委。他说并不是“一个东西快消失了就列为非遗来保护”。他认为,工艺美术大师们另有评价体系,没有“非遗”这块招牌也照样可以生存发展下去,而一个农村做剪纸的老太太,如果生活过不下去肯定就会放弃剪纸,“他们评非遗更有紧迫性。”
争论二
原汁原味Vs与时俱进
在2015中国长江非遗大展上,80多岁的汉绣省级非遗传承人任本荣亲临现场。见证过汉绣的辉煌、为梅兰芳绣过戏服的他,谈起汉绣非常激动,“用色浓艳,平金夹绣,分层破色,是汉绣的几个主要特征,现在市面上流传的是假汉绣,紊乱了市场!”
记者看到,在任本荣的汉绣作品中,多以牡丹、龙凤呈祥、福禄寿喜这些传统元素为图案,喜用大红大绿,民俗特色浓郁,绣法上以平金夹绣为主。
另一位汉绣名家杨小婷的作品,图案有楚文化中凤舞九天、鹿角立鹤等元素;绣法上有平金夹绣,也有大量游针绣;色块与色块之间大量使用渐变色;主题上不乏传统汉绣没有的外国人物肖像、现代油画。她觉得这样的作品更符合现代审美。
如何看待对传统的突破?杨小婷说,非遗项目不能是从土里挖出来,再摆进博物馆给人看稀奇,而应该顺应市场发展,否则很难传承。任本荣觉得,汉绣如果不能保留它区别于苏绣和湘绣的特色,就失掉了“汉绣”的意义。
方湘侠对此表示,“非遗传承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老祖宗的东西几千年传下来也不可能还是原来那个东西。”
到非遗大展参观的市民陈先生说,他记得小时候汉口铜人巷后面有汉绣一条街,家家都有汉绣的衣服,为什么现在汉绣会曲高和寡?他认为,汉绣如果定位成高端品、展览品而不能成为大众消费品,“谈传承就很空洞。”
争论三“传帮带”Vs高校教学
记者留意到,许多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是祖上几代人传下来的,采用传统的“传帮带”形式。
重庆市根雕书法传承人刘建麟用树根做成“上善若水”等书法,在展览现场吸引了诸多人驻足。他介绍,“根书的制作工艺十分繁复,包括选材、拼版、打磨、修光、浸油等十几道工序。这些技艺如果不通过传统的口传心授,很难学会。”
玉雕大师袁嘉骐认为,“传帮带”培养出来的多是手艺人,“如果传承光谈技艺,往前比,比得过古人吗?4000年前古代玉雕匠人就能在0.1毫米的玉面上刻7根线;往后比,比得过电脑雕刻机吗?人工2个人2天才能雕一个弥勒佛,用机器分分钟就刻出来了。”他主张将一些传统技艺引入大学课堂,进行系统教学。目前,袁嘉骐已在武昌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等院校开设玉雕课程。“怎么传承不应该设统一标准。”方湘侠说,“比如中医,有师徒传授也有学院培养,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