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国有着悠久的私人藏书史。从春秋时代起,曾经深藏于官府石室、金匮中的典籍,就进入了学人的书房。中国私人藏书史的发端,也开启了两千多年来以“百家争鸣”为代表的文化学术繁荣发展的大幕。
当代私人藏书的风貌如何?日前,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的“册府千华——民间珍贵典籍收藏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幕,韦力、孟宪钧、王水衷、艾思仁等海内外30位藏书家的百余种藏书在此展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典籍公藏单位首次组织海内外民间珍贵古籍集中展示,当代民间古籍收藏的新貌由此可见一斑。
私人藏书是“战略储备库”
“这些私人藏书的质量,除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几个大馆可以与之媲美,国内其他图书馆恐怕都很难拿出这样一批珍贵古籍来。”参观过展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藏书家宋平生直呼“震惊”。
一册仅有14页的西夏文字书《择要常传同名杂字》,引起了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西夏学专家史金波的特别关注,“这本书虽然很薄,但是内容很丰富。为了让人们把西夏文学得更好、更快,作者专门解剖了西夏文字的偏旁部首,做得很细致。更为可贵的是,每一个偏旁部首的例字,都有西夏文的草书。在国内外现存的西夏文文献里,这样的书仅存一本,价值很高”。
“这次参展的私人书藏,或版本稀见,或写刻美观,或流传有序,迭经宫廷、名家收藏,充分体现了海内外藏家较高的古籍收藏水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介绍,这次展览涉及30位藏家的115件珍贵藏品,包含敦煌艺术、佛道教文献、宋元善本、明清古籍、民文文献、域外课本、碑帖拓本等多种类型,而且囊括了卷轴装、经折装、缝缋装、梵夹装、包背装、线装等各种装帧形式。展览中展出的一件隋代写本《大般涅槃经》,不但首尾完整,纸墨字体俱佳,而且单纸长度均在140厘米左右,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造纸工艺,目前世界上仅存六件如此长度的敦煌遗书;宋嘉定六年(1213)淮东仓司刻《注东坡先生诗》,迭经名家收藏,留下了很多佳话,清代学者翁方纲曾因该书将书斋名改为“苏斋”,民国藏书家袁思亮家宅失火,一度决心为其殉身,家人只好冒着生命危险把此书救出;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金陵胡承龙刻《本草纲目》,其初刻本国内仅知两部,此次展出的重修本是近年《本草纲目》版本的重大发现,已经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陈红彦把私人藏书比喻为“战略储备库”,是公藏的重要补充和辅助,与公藏典籍一样承担着保存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任。
藏书文化的当代传承
“中国改革开放仅三十七年,就产生了一批新的藏书家,这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致忠分析,新藏书家的涌现,一个原因是一部分人有了余资,产生了藏书的愿望;另一个原因则是中国优良的藏书传统使然,“以国家图书馆馆藏善本来说,真真正正从公藏传下来的没有多少,大部分都是历代私人藏书家积累的。藏书家们悉心收求,使古籍得到了应有的保护。”
“古籍的牌记中经常出现‘与天下共之’这种话。历来的藏书家,得到一个好版本,都要把它刻印出来,目的就是与人共享。”在李致忠看来,当代藏书家之所以积极参与“民间珍贵典籍收藏展”,正是古代藏书家不愿私密、愿“与天下共之”这种传统的延续。
“中国地域广阔,私藏善本分散在各个地方,想要集中欣赏,展览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我的藏书能够参加这个展览,让我觉得与有荣焉。”各方人士对私人藏书的支持和肯定,令藏书家韦力感到高兴。韦力认为,藏书能够让人们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而民间藏书的蓬勃发展也是社会安定繁荣的反映。
然而,对于当下私人藏书的现状,人们尚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表示,此次参与主办“民间珍贵典籍收藏展”,正是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推广古籍保护工作迈出的重要一步。刘惠平希望,今后能更加广泛地联系民间藏书家,共同开展古籍保护工作,促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良性互动关系,引领古籍保护行业科学发展。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10日。
(本报记者 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