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宜兴4月18日电(记者苏雁)“各梁祝文化遗存地必须突破梁祝文化的地域局限,提倡求同存异,互通研究成果,实现资源共享。”18日,四省六地梁祝文化遗存地城市,在江苏宜兴共同发布《推进“梁祝传说”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倡议书》。梁祝文化遗存迈入区域联动弘扬保护的新阶段。
“倡议书”指出,要加强梁祝文化的抢救保护,各梁祝文化遗存地的梁祝学术研究机构应积极参与梁祝传承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广泛收集民间传说、歌谣、曲艺等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信息积累与档案资料建设工作;建立机制,落实梁祝文化保护职责,各梁祝文化遗存地应将梁祝文化的保护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制定保护规划和管理办法。同时,正确处理好梁祝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严防梁祝文化遗址和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
为传承保护梁祝文化,2004年,浙江宁波、杭州、上虞,江苏宜兴,山东济宁,河南汝南达成了“梁祝传说”联合申遗的共识。200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四省六地的“梁祝传说”进入了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申遗11年来,各地均加强了对梁祝遗存的保护与抢救。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周静书介绍,近10年来,浙江广泛搜集整理梁祝文化,先后编纂出版《梁祝的传说》《梁祝文化大观》四卷等20余部作品,共1000余万字。江苏宜兴相继编辑出版《梁祝的起源与流变》等多部专著,并建立了华夏梁祝文化陈列馆等。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郑土有表示,“倡议书”的发布,期待打破地域概念,确立起“天下梁祝文化是一家”的理念。郑土有建议,各梁祝文化遗存地不要再强调梁祝“故里”的概念,应该共同将梁祝文化推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
据悉,该“倡议书”是在“2015中国梁祝文化研讨会”上发布的。研讨会由光明日报编辑部与宜兴市政府、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