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二十一位非遗传承人走了之后

2015/4/14 10:42:36 点击数: 【字体:

 

    苏  锐

    近些年公布的333位山东省级非遗传承人,迄今有21位已去世。笔者在一场非遗传承人培训班上,坐在后排抬头望过去,除了白发便是已弯下的腰。传承者,岁数大矣。

    各地陆续启动了对濒危项目的传承保护行动,开办培训班、非遗进校园、生产性保护等等。但正如那些“宝贝”慢慢消逝的过程一样,传承保护的成效也不能即刻显现。于是出现这种情况:虽然政府层面极力在做,社会有识之士不断呼吁,很多珍贵的文化活化石,还是在不断离我们而去。

    笔者曾接触过一位吹糖人的老艺人,年轻时从父辈手中接过了这门手艺。在他生活的小镇上,每次赶集人们都能碰上他,买的人也很多。老艺人说,这个活不挣钱,养家糊口都难。说这话时,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棕黄色糖料在他手里辗转腾挪,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糖人便做成了。问他,不挣钱干吗还干?老艺人回答,祖上传下来的,我传不下去就是不孝。

    有些人可能会笑老艺人迂腐,也有些人可能会被感动。但在嘲笑或被感动之后,我们是不是应该静下来仔细想想,我们能为这些老艺人做些什么?

    他们现在多是子孙满堂,生活方面没有后顾之忧。但在耄耋之年,他们凭借一己之力,浇灌着民族文化的根脉。但倘若他们哪天耍了脾气、撂了挑子或因为身体不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必定会少一枝曾经绚丽的花。

    如今,从国家层面到省再到市、县,对非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政府也开始建立濒危项目名录,优先予以保护,但还不够。中华大地仍有数以千万计待挖掘走访的老艺人,他们可能在寻常巷陌抑或农村大集,默默无闻又世代坚守。我们能否组成专业的力量主动去找到他们?找到他们之后是否有能力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而落在纸面上的保护计划又是否能真正在现实中被执行?随着非遗传承人名录上的名字一位位故去,上述问题亟需认真思考,时不我待!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