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出了正月,年才算彻底过完。
马上要出正月了。回味羊年春节,越来越强烈的感觉袭上越来越多人的心头:年味越来越淡了。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近些年,年味变淡引起广泛关注、引发无数感慨,甚至让人生出些“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失落。
不少人这样分析后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内容几乎全部是吃——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以前穷,就盼着过节吃点好吃的;现在有钱了,这些以前过节才能吃到的东西,随时都能吃到,慢慢地,节味儿就变淡了。
乍一听似乎有道理。可细想想,那些特色食品的味道真的就是让人感叹的年味吗?
很多人怀念小时候过年:“腊八,祭灶,年下来到。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三十贴花门儿,初一拜年作揖……”与记者豫北老家相似的民谣各地大同小异,人们怀念的恐怕是细致、认真、礼数、和美。
很多人会绘声绘色地描述以前过年的典型情景:全家人包饺子,有人择菜洗菜、有人剁肉、有人盘馅、有人和面、有人擀皮,悄悄包进去个硬币,饺子出锅,第一碗当然捧给最受尊敬的长辈,他准能吃到那枚硬币……让人挂怀的大抵是诚意、用心、团圆、亲情。
细细品味,这才是让人怀想的年味。追溯历史,作为农耕文明产物的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有顺应季节变换的生存智慧,还有塑成中国人气质的精神追求,这些才是中国传统节日之魂。
随着对西方情人节的热衷,精明的商家把七夕炒作成了中国情人节。很少人知道,中国真正的情人节是元宵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痴情都发生在“东风夜放花千树”的上元之夜。
更少人知道,清明节跟一个具有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人有关,他叫介子推。相传春秋时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对同甘共苦之臣大加封赏,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决不出山,抱柳树而死。文公下令把子推焚死之日定为寒食节,禁火寒食,祭扫踏青,寄托哀思。第二年,文公登山祭奠,见那棵老柳树复活,就赐名“清明柳”,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像匆忙的赶路者,现代中国人把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给弄丢了。
忙于追求“事业”、“成功”,无暇认真细致地包顿饺子,以速冻饺子来代替;无暇经历恋爱的过程,电视、网络经常上演着“爱情”速配;无暇去问节日的来由,一吃了之。
相反,我们却对并不了解内涵的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趋之若鹜。
连西方人都觉得费解。英国《金融时报》就尖锐地指出:“圣诞节在中国,从一开始就没有灵魂,圣诞节与历史、传统、亲人或者礼物转送无关,这是个赤裸裸的金钱和狂欢的节日。”
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诠释,是价值观的体现。传统节日的内涵能养育心灵,让浸淫于浓郁商品气息中的灵魂回归自然,找回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祖先的追慕之心,对生活的惜福之心,对家人的顾念之心,对未来的戒惕之心。
民俗文化专家钟敬文把传统节日比作“无形的仙绳”,认为它有一种想象不到的、神秘的民族凝聚力。
韩国为端午节申遗成功,我们曾愤愤不平。可现实中,又有几人怀有对端午节的那份虔敬之情呢?
2006年以来,国家先后把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定为法定节假日。不少人趁春节去旅游,不少人虽回了家,心却沉溺于玩微信、抢红包。
一位文化学者认为,只有把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融入现代生活中,把文化味儿还给传统节日,才能真正延续、传承传统文化。
赋予传统节日现代形式,央视春晚连办了30年,已成为“年夜饭”的一部分。作为年文化重要内容的春联,寄托着美好回忆和未来期盼,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然而,自从有了印刷品,手写春联几乎绝迹,内容也随功利主义的盛行,而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发大财、行鸿运。如果政府、媒体有意识引导,恢复优秀传统,让门上多些“大地回春山河壮丽,阳光普照玉宇澄清”之类大气、雅气的手写春联,年会有怎样的味道呢?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被禁止学母语的痛惜作为“爱国主义”符号,已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中。如果是自己放弃了母语一样重要的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又将如何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