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佛教协会副会长:宗教界"寺庙被承包"等问题凸显

2015/3/12 10:33:46 点击数: 【字体:

  这两年,在履行委员职责的平时和全国两会期间,除了提交相关提案,为社会公众关心的放生、文明敬香、生态文明等热点话题建言献策外,“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佛教自身建设、文化“走出去”等都是我调研和关注的重点。

  今年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到友谊宾馆,与宗教界委员一起共商国是。我在第一个发言时呼吁,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家应采取“分教施策”的原则,鼓励并支持佛教文化走出国门,使其成为落实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有力支点。

  从文明互鉴的角度看,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沿线不同文明各美其美,共生共荣。“一带一路”建设是一次多元文化的大融通,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去年在中国举办的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以及今年10月将要在中国召开的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就有“一带一路”沿线诸多国家参与。中国不仅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更应为化解“一带一路”上的各种与宗教有关的冲突提供“价值支撑”。

  让中华文化“走出去”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相辅相成的。在我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是因其有着鲜明的五大特点:一是整体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为主干的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二是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兼容并蓄各种文化;三是长期性。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五千年以上,别的文化很难与之相比;四是现代性。中国传统文化既有传统的价值理念,又有给现代人提供帮助和支撑的价值理念;五是国际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中国人喜欢,许多外国人也喜欢。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应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宗教界“寺庙被承包”、“烧高价香”、“私设功德箱”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我一直号召佛教界四众弟子当殷重修持戒、定、慧三学,并积极倡导律、道、学三风,即谨严律风、端正道风、兴盛学风,以树立佛教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在我担任方丈的北京龙泉寺,近年来积极引导信众参与地震救灾、奉送爱心粥、捐资助学、捐建乡村图书馆等公益慈善活动。

  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参与者。我也有一个梦想:就是中国能有一座符合现代学术规范的佛教大学,能让佛教信众、出家人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佛教及佛教的传统文化。我期待我的“个人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能早日实现!

  学诚法师(作者学诚法师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本报记者 尹晓宇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