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召开的上海市政协三次会议上,上海市政协委员张怀琼呼吁减少网络语言污染,加强对汉语的保护。他认为,当下网络上流行的“屌丝”“装逼”“逼格”是下流的。此观点一经提出,当即遭到网络热议。在新浪网发起的网络投票中,支持者与反对者所占比例相差无几。笔者认为:汉语需要保护,也不宜保护过度。汉语,要与新生语言的不断冲突与融合才能更加丰富和发展。
网络语言,尤其是符合汉语语法、具有积极意义的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发展是被大众认可的。最新修订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网络热词的收编,即显示出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的“造血”补充功能。反映时代特色、具有积极意义的网络语言在经过长期的使用而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网络语言与传统汉语的融合。新的网络语言弥补了传统汉语的缺失,为汉语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网络语言的应用能实现信息的软传播,让信息和理念在短时间内更迅速地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和认同。汉语与网络语言的融合无疑让汉语文化体系更加丰富,但是汉语的发展不应只有融合,冲突也是很必要的发展过程。
新浪网的调查中,有四成网友反对张怀琼委员 “认为 ‘屌丝’‘逼格’‘装逼’是下流的”的观点。在反对的网友看来,“屌丝”不过是用来自嘲和逗乐的语词,这个词语之所以产生和广泛使用是由网友所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类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只是为了表达自我观点,或说明某种现象,其表意的内涵并不粗俗下流。赞同此观点的网友则认为这类网络语言本身就是粗俗的,是对正统汉语文化的亵渎。两种看法争执的实质是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的冲突,这种冲突可能为汉语的发展抹黑,但也能让社会大众对汉语的发展进行反思,从而促进汉语的发展。
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新生事物必然存在与之相对立的事物,譬如精华与糟粕的对立。检验一件新生事物是精华还是糟粕,是要传承还是摒弃,并不是谁说了算的,而是要接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真正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东西必然是值得传承的东西。网络语言,尤其是当下流行的一些新潮网络语言,其对汉语的发展是促进还是阻碍,是汉语文化的精华还是糟粕,还得让双方在不断的冲突中接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而为了保护汉语,保证其固有的纯洁性而一味地摒弃打压某些带有消极影响的网络语言,甚至制定相关规定性条文条款来限制网络语言的发展,有时非但不能抑制,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网络语言的发展是具有周期性的,这是网络语言经由时间和实践检验的过程,是验证网络语言生命力的过程。在这段周期内,网络语言可能对传统汉语产生正面的促进或者负面的污染现象,必须承认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融合吸收其有生命力和积极意义的部分,对具有消极性的部分要针对其产生和发展的根本进行引导和治理,而不应是强硬地制定限制性条文条款来规范使用,以保护汉语的纯洁发展。汉语不能也不应保护过度,能在与网络语言的多重冲突与融合下发展的汉语,才更具中国特色,有更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