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2月2日电 (冯志军 宁德志)品质上乘的石材难觅,加之后辈对此行业的排斥,43岁的洮砚手艺人李玉祥时常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每回开工前,他都要对着几经周折才弄到手的几块好石料观察良久,然后才舍得在其上勾勒线条、打磨和雕琢。
近日一个天气晴好的午后,甘肃岷县洮砚协会副秘书长李玉祥在置于自家楼顶上的工作室里,一面为几块墨绿色的石料认真勾勒着轮廓,一面向记者讲述了洮砚工艺的传承困境。
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甘肃洮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其以石质温润、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称誉文坛,为历代文人所青睐。大词人苏东坡赞其“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
制作洮砚最好的石料为产于甘肃岷县和卓尼县交界处的“老坑石”。老坑石中的上好石材逐年稀缺,而其中的极品“鸭头绿”,碧绿如蓝,轻抚如婴儿肌肤,储量极少,自宋末就已断采,现今每得一块鸭头绿可视之为千年古董。
“上好的石材越来越少了,要好好珍惜,做一块少一块,不能浪费了。”从事洮砚制作二十余载的李玉祥向记者感慨道,玉石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于洮砚制作的石料大概有十几种,但品质最好的“老坑料”现在越来越少了,目前岷县仅存一点。
李玉祥是其家族洮砚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受益于这门手艺,他如今过上了“有楼有车”的生活,不过其儿子对于这份脏、苦、累的传统技艺“并不感冒”,甚至表现得有点排斥。
“洮砚之所以能跻身中国四大名砚的序列,就是因其上好‘材质’和精湛‘工艺’。”几十年的洮砚制作让他对洮砚的“名气”津津乐道,不过“资源枯竭”和“人才断代”的现状让他十分忧心,“三五年时间才能出师,收效时间更漫长,因此年轻人对洮砚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完成一个砚台至少要20道工序,需经过选石料、打磨、雕刻……美术功底要好,雕工也要好。”李玉祥说,洮砚最大的特点是纯手工制作,机器雕刻的东西没有什么价值,纯手工制作的才有收藏价值,这也是完整传承下去的最大障碍。
中新社记者了解到,随着内地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历来被贴上“宫廷雅室珍品”标签的洮砚近年来开始趋于大众化而“藏入寻常百姓家”。爱好把玩和书法的民众对洮砚的追捧加剧了其市场需求。
按“工龄”算得上“老艺人”的李玉祥并不打算刻意去“迎合市场”,他认为老工艺的精华就在于“慢而精”,尽可能不浪费所剩无几的好石材。“洮砚最大的特点是不会过期,现在的东西放十年只会增值,不会贬值。”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