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3日至26日,文化部艺术司、北京市文化局将在北京举办“名家传戏——2014全国昆曲《牡丹亭》传承汇报演出”活动,邀请全国七家昆曲剧团演出名著《牡丹亭》。这次展演将昆曲及《牡丹亭》的表演艺术传承作为主轴,充分体现了主办者巧妙的构思。这一汇演也非常切合观众的需求,人们可以欣赏到八个不同版本的昆曲《牡丹亭》,从而真切感受到这部伟大的民族经典艺术作品在舞台上精彩纷繁的呈现。这是昆曲爱好者们的盛大节日,同时也是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艺术的一项重要举措。
昆曲作为一种戏曲声腔,大致在明朝中叶趋于成型,一时流播全国各地,文人士大夫争相按昆曲的格律撰写传奇剧本。从明中叶至清初的几百年里,中国一批最优秀的文学家将他们的才思倾注于昆曲,为之打下了丰富的文本基础;同时,中国从唐宋甚至更久远的表演艺术的深厚积淀,转化为伶人们卓越的舞台手段,让文人们的剧本有了精湛的舞台演绎。这是昆曲能够成为中国雅文化之代表的关键,而在该时期数以百计的优秀传奇剧本中,《牡丹亭》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杰作。
《牡丹亭》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作品,汤显祖生活的年代,很巧合地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同时。和莎士比亚一样,他的作品问世后也没有立刻被戏剧界普遍接受。《牡丹亭》经典化的过程经历许多曲折,有关这部作品的评价褒贬悬殊,且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牡丹亭》中诸多不谐音律的唱词,引发时人尖锐批评;《牡丹亭》华丽的文辞,也与当时强调质朴无华的“本色”语言的戏剧文学观念不相吻合。直到清初,著名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李渔仍以他所推崇的元曲为范本,批评汤显祖《牡丹亭》里的千古绝唱“袅晴丝吹来闲庭院”和“良辰美景奈何天”,说它们“字字俱费经营,字字俱欠明爽,此等妙语,止可作文字观,不可作传奇观也”。除了说剧本的词意过于晦涩不够明白晓畅,还有另一层意思,是说如“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这样的诗句,虽然是文学的绝妙好辞,却并不见得适宜于演唱,因为戏剧是舞台上面向观众直接的表演,平实的唱词或许更容易让观众入脑入心。然而所有规律均有例外,汤显祖天才的《牡丹亭》,既有其超越平凡、无可比拟的想象力与瑰丽的文辞,虽不为同代文人折服,却深得伶人钟爱。《牡丹亭》问世不久就被搬上昆曲舞台,而且从此一直久演不衰,更迅速成为昆曲界世代传承的保留剧目。在清初人编撰的舞台演出剧本选集《缀白裘》里,《牡丹亭》就是入选折数最多的剧本之一,说明在那个昆曲表演艺术格范成熟定型的年代,《牡丹亭》如《琵琶记》《一捧雪》一样极受欢迎,完全超出了文人们当初的预想。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汤显祖的文学创作,固然为《牡丹亭》的不朽价值奠定了基础,但假如没有历代伶人的相知与怜惜,《牡丹亭》的价值恐怕就有被历史尘埃遮蔽的可能,而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更有可能会大打折扣。更不用说,恰因为历代昆曲表演艺术家的表演,这部杰作才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在数百年里让无数人倾倒,直到今天。
《牡丹亭》既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更是伟大的戏剧文学与精湛的舞台表演艺术相融汇的经典。由于《牡丹亭》是人类最美好与纯真的爱情最为典雅的表达,所以极能激发表演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发展出优美动人的舞台表演,所以在不同时代均为昆曲艺人所钟爱,更为无数昆曲艺人视为自己表演上的代表作品。《牡丹亭》凝聚了历代昆曲艺术家的心血与智慧,四百年来常演不衰,累积了昆曲表演艺术的诸多精华。但是个人的表演艺术创造,只有传递给后代,艺术才有可能不断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昆曲艺术家们在如此漫长的年代的创造与传承令人好奇,答案正如本次全国昆曲《牡丹亭》传承会演所揭示——这次会演以“名家传戏”为关键词,其意就是要强调,昆曲作为一门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典表演艺术,“名家传戏”在有效地实现表演艺术的传承的过程中是多么重要。
昆曲拥有独特的表演语汇,这些包括唱腔、念白和舞台身段在内的艺术手段构成了一个极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的乾嘉年间基本建构完成,而构成昆曲表演艺术体系的最重要的基础,不是抽象的概念或理论,甚至也不是剧本文学,恰恰是包括《牡丹亭》在内的诸多经典剧目的表演实践。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是,乾嘉年间的昆曲艺术家不仅对昆曲表演做了充分的归纳与总结,还找到了一整套有效的教学传授方法,使后人可以尽可能完好地接受与传承这些基本的表演手段,如此让前辈艺人舞台化的表演格范,通过伶人的言传身教基本完好地实现了代际传承。换言之,从19世纪初至今的两百年里,昆曲的表演始终是有模板的,而这些模板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经典剧目的表演,严格地按照前辈的风范表演,就是昆曲传承体系的核心内涵。
当然,昆曲的传承并非一帆风顺。相反,昆曲表演美学两百年来遭遇了多次严峻挑战,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太平天国起事对江南社会带来持续数十年的动荡,几乎使昆曲断流;19世纪末昆曲演出市场的颓势,同样让昆曲备受挫折。20世纪各城市剧场的商业化浪潮,不断冲刷着昆曲生存发展的文化基础;20世纪后半叶对传统文化全面而彻底的否定,更让代表了中国古典艺术之精华的昆曲几临灭顶之灾。昆曲历尽劫波保留至今,尤其是依然能够保持它在中国戏曲表演领域里作为“百戏之母”的崇高地位,原因就在于它始终顽强地维护着精致典雅的表演美学。传承昆曲最核心的内涵,就是努力再现前辈艺人的表演风采,尤其是让新一代昆曲演员努力掌握积淀在大量昆曲经典剧目中的表演艺术范式,并将这一范式尽可能完好地呈现于舞台上。而那些致力于昆曲传统表演艺术格范之传承的深具远见的知识分子,无论是20世纪20年代创办并经营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张紫东、穆藕初等人,1954年倡导并创办了上海戏曲学院“昆大班”的俞振飞,直到21世纪初推动苏州昆剧院创作演出青春版《牡丹亭》的白先勇,都在尽最大努力保持昆曲本体的表演风范。因为昆曲的本体,源于昆曲的美学所依赖的舞台表演实践,只要舞台表演的韵味依旧,昆曲的美学就不会发生动摇和偏移。
昆曲的传承始终应以经典剧目为中心,在所有经典剧目中,《牡丹亭》无疑是最重要、也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一部。历史上是如此,《牡丹亭》在新时期昆曲传承中所起的引领作用同样值得特殊关注。荣居首届“梅花奖”榜首的昆曲大家张继青因《牡丹亭》等经典的表演而获得戏剧界高度评价,在两岸昆曲界最初的交流中,《牡丹亭》也成为最受瞩目的剧目。2001年昆曲代表中国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遴选通过的“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青春版《牡丹亭》成功的世界巡演,既是推动昆曲复兴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昆曲在新世纪拥有越来越多观众喜爱的标志。
昆曲是传统艺术之瑰宝,而《牡丹亭》的表演水平之于昆曲,就如同《天鹅湖》之于芭蕾舞一样,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这门艺术在表演上所达到的高度,无怪乎凡有昆曲就必有《牡丹亭》。在其他剧种,不同剧团所重视的保留剧目或有差异,而所有昆曲剧团都一定会将《牡丹亭》置于其保留剧目之最前列。在这次重要的会演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地区的昆曲剧团及其艺术家,如何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传承《牡丹亭》的表演;而既然我们已经立志要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延续传统文化之血脉,就必须精心呵护昆曲《牡丹亭》这样的杰作。是否能够将《牡丹亭》的表演水平保持在历经数百年艺术家所达到的高度,就是衡量我们是否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继承最具意义的指标。众所周知,晚近十多年里,传统文化的回归与昆曲发展呈现出愈益健康的趋势,相互关联,互为表里,通过这次会演,检阅近年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成果,恰当其时。我满怀信心,期待此次昆曲《牡丹亭》会演的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