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
跪拜礼究竟始于哪朝哪代?史书上似乎没有确切的记载。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我国在汉代以前,没有正式的凳椅。人们在进食、议事、看书时,只是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古代所谓“坐”的姿势,和我们现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样。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所谓跪就是一种坐礼,对坐时表示感激、敬意,行跪礼,如站立时行揖礼。《正字通》朱子谓:“两膝著地,以尻著膝而稍安者为坐,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致其恭,以头著地为拜。”可见,最初这是一种由坐姿派生出来的表示尊重的动作。那时相互叩拜是对等的,所谓“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君王与百官也平等,都采用跪坐姿势见面,只分主次,并不分高下。除非祭拜天地祖宗,才是单方面的拜叩,那也是因为天地和死人是无法还礼的。这样从先秦到五代,大致是这样的情况。
宋代以后,中国人用高腿坐具凳子、椅子取代了矮腿坐具,正坐废弃,作为正坐的副产品“跪礼”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尊卑之别,原本相互叩拜的礼节出现了不对称。坐者高高在上,跪者五体投地,俯于坐者脚下。在一般人看来,这具有屈辱意味。所以,除了拜祭祖先、天地,只有投降、认罪的时候才会用。人们崇拜的对象——天地君亲师,一般普遍的是跪天地、君,对亲、师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行跪拜礼,如逢年过节、高堂大寿对父母行跪拜礼,拜师学艺对老师、师傅行跪拜礼,主要表示尊重,并没有屈辱的意思。
至于中国人普遍行跪拜礼,有人考证是从元代开始,跪拜礼变成了见面礼,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广泛运用于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随着等级制度日益森严,见到级别高一点的就要跪。明代以后,这种礼节逐渐制度化、繁杂化,成为等级制度的规范性礼节。到了清朝,封建专制主义达到极致,跪拜成为高度普及的全民运动,越跪越多,动辄便跪。这样,跪软了膝盖,跪断了气节。
辛亥革命,孙中山推翻帝制,民国肇始,临时政府发布文告,改革旧俗,保障民权,废止跪拜。当时的废除还是很民主的,只规定官员之间、官员和民众之间不行跪拜,对民众在私人场合则不加干涉。不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北洋政府)宣布,民国通用礼节为:男子礼节脱帽鞠躬,大礼三鞠躬,常礼一鞠躬,寻常相对,只用脱帽礼。女子大礼大致相同,惟不脱帽,专行鞠躬礼。从此以后,跪拜礼在拜神、拜祖时仍有残留,官方再没有提倡过,也没有大规模地在学校举行过。
至于学生对师生、徒弟对师傅行跪拜礼,确实是尊师重教的体现。当然,这里得注意,尊师重教的前提是尊师重道,也就是说为师的首先要有道德人格,同时知识学问足以为人师。“尊师重道”语出《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圣明的王者君主,没有不尊师重道的。在古代中国,尊师重道、尊师重教、师道尊严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有关尊师重道的名言与故事也很多,如《尚书·咸有一德》云:“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师儒是在民间进行道德和礼乐教化的儒者。因为师儒是以道教人,所以就有尊师重道,在尊师重道的基础上才有尊师重教。那么,怎样的师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呢?《吕氏春秋·劝学》继续说:“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当教师的一定要按照道义行事,然后才会得到人们的尊敬。
跪礼本来是很好的一个传统美德,但也被现代文明所糟蹋了,定义被曲解了。有人把它当成一种惩罚,员工跪老板,磕头饶命,这不是跪礼,而是一种惩罚,其定义和在老婆面前跪搓板差不多。目前还出现了跪族乞丐,这是跪尊严,双膝这一弯,尊严没了,这不是跪,这叫自杀,一个人没有了尊严就等于没有了生命,那就等于自杀。跪,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在文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将这个礼节仅仅理解为臣服、屈辱,因为它还含有崇敬、尊重、孝道的含义。恢复跪礼不是恢复封建,而是要恢复我们传统的精华。
如果跪拜者失去独立人格,接受着功利驱动与权力胁迫,如果接受跪拜者沉浸在权力迷失与江湖幻觉之中,尊师重教就不可能为跪拜正名,传承文化更不可能为跪拜背书。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